流,着重讨论了法国主动归还文物的问题。
“刘,我们想知道中国在植树造林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目前我们植树的主要方向在中国的北方,我们叫做“三北防护林”,在这里,我们的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不过,我们也赢得了很多热爱环境的国际人士的帮助,美国很多的环保团体正在为中国植树造林提供金钱和物资的帮助。”
“具体数额有多少?”
“美国的民间团体大约几千美元,不过钱不重要,重要的是为地球环境保护所做的努力。不管有没有金钱的帮助,我们都会去做。”
泰晤士的记者问道:“有国际的帮助,你们是否会做的更好?”
“当然,我们已经掌握了方法,有足够的金钱,我们能植更多的树木。
你们可能无法想象,荒漠在你们的眼前变成绿洲,这是奇迹,奇迹!这样的奇迹,我们正在复制。西方不断地呼吁环保,但我希望更多落在实处上,去行动,我们需要的是行动。”
讲话的时候,重复重要的词汇能够增强感染力,说到“奇迹”和“行动”的时候,刘一民念的格外重。
“地球是个整体,我们中国人植树收益的不只是中国人,而是全世界人民。”
《卫报》的记者说道:“我看过法国记者到塞罕坝的采访以及照片,照片和事迹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我相信,那样的地方,在英国将没有人愿意去工作,即使是最狂热的环保主义者。”
“这就是我们跟你们的区别,我们很少说,但总是去做。你们说,但你们不做。”
“但我们觉得你们有夸大的成分?”
“你们不相信法国记者的话,你们可以去看看。不过我相信,你们比他们会更感到震撼,因为现在种活的树又多了很多。”
刘一民说完,扫了两人一眼再次说道:“美国的环保主义者正在用实际的行动进行支持,我相信,欧洲的民众也应该支持。你们《泰晤士报》和《卫报》都是世界顶级报刊,你们更要有责任感。”
“我们会将你的呼吁写进去的。”
采访的时间一到,约翰立即走进来将记者请了出去。
在牛津大学的行程中,国内报社的记者随行。
记者李舟看着《卫报》和《泰晤士报》的报道说道:“很少有第三世界的国家指责发达国家在环保问题上无动于衷,大多是发达国家指责第三世界国家砍伐摧毁地球。”
“记者同志,这就是西方人的高明之处。他们总是设立了无数的议题等我们去钻,我们应该给他们设立议题,让他们自证。”
日本人说没那场战争,刘一民就说广岛和长崎没有被核平,让小日本子去自证。
大多时候,太要脸的人吵架太吃亏。
李舟说道:“我们的媒体大多在国内战斗还行,外战外行。西方的很多人不要脸,跟政客一样,翻脸如翻书,提上裤子不认账跟家常便饭一样。”
“我们也有人不讲历史,不要脸,但这全用在咱们自己身上了。”
牛津大学的学生对于人文和环保很关注,他们手中拿的最多的书是《老人和狗》《宠儿》。
得知一位学生是话剧社的社长,跟她沟通了一会儿后,刘一民决定回国后将《老人和狗》的剧本寄给她。
“这是美国旧金山的环保团体义演的剧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世界的植树造林募集资金,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要成为国际主义者,真正的将胸怀放到全球。”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