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功德林往事(3 / 5)

主一样。”

    “阿拉上海人也会算账的好伐!”

    刘一民笑着走出了严家炎的办公室,王立群正坐在吴组缃和王瑶旁边传统文化保护的问题。

    “刘教授!”王立群赶紧起身打招呼。

    “坐,你们聊。”

    刘一民看着王立群,若有所思的提笔写了一篇报告。

    文化部,夏言拿着刘一民的报告仔细的阅读,看完之后说道:“文研所培训老师,这倒是挺有意思,不过你们的经费可不够啊!”

    “我就拿一两个人先试验一下,不过这个事儿得跟您通通气。”刘一民解释道。

    “可以,放手去干嘛。咱们也不能总让外国人培训,咱们自己也得好好培养一下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就不能歪。先摸着石头过河,几个人花不了多少钱。”夏言问刘一民经费够不够,不够的话再追加一点。

    “够了,几个人的经费文研所还是能拿出来的。所里的教授还让我感谢您呢,批了一万美元的外汇,买了不少资料。”

    “别,这一万美元是要听个响的,这响绝对不是你们的几句口头谢谢。”夏言打断了刘一民的感谢。

    刘一民问道:“爱荷华国际训练营的事情怎么样了?”

    “我们核对了一下多方消息,对方拿的是中情局和甚至是直接拿过美国国务院的钱。我们准备透过欧洲的媒体将这消息放出去,打草惊蛇一下。据相关部门总结,爱荷华国际训练营的存在,整体上是利大于弊。

    聂华令和他的丈夫,并没有严格按照中情局的指示去做。不过咱们也不能完全没行动,我看你这个文研所培训老师的这一步就不错。”

    “好。”

    刘一民走出文化部后,心中又拟定了一个人选——复旦的学者李良荣。

    李良荣此人后来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十分重要,大部分学生都拿着他编写的《新闻学概论》学习。

    李良荣在复旦毕业后就留校任教,现在是讲师,上次在复旦的时候有一面之缘。

    从文化部出来,刘一民没有再回学校,而是到《人民文艺》将《最美的青春》和一篇在美国经历的散文送到了崔道逸的手上。

    “这是林业部委托我写的,师兄,您瞅瞅!”

    “林业部?厉害啊!”崔道逸高兴地拿起开始阅读。看到是写塞罕坝的,崔道逸再次说道:“塞罕坝是应该多写写,多苦的地方啊!”

    崔道逸看到武延生出场的时候,一边看一边骂:“这是什么玩意儿啊,就这思想觉悟?整一个小人啊!”

    “这送给养的林场员工应该枪毙,差点害死十几口子啊,判刑都便宜他了。”

    崔道逸骂骂咧咧的声音引起其余编辑的好奇,大家凑过来阅读,等看完之后纷纷骂武延生的无耻。

    编辑许一说道:“说实话,工作中还真没少遇到这种人。”

    其余编辑将目光看向许一,似乎是在确认她说的是不是自己。

    许一赶紧摆手解释道:“我说的可不是在座的某个人啊!”

    “你说的是我们在座所有人吗?”崔道逸打趣道。

    “崔编,你害我啊。我说的人已经走了,已经走了!”许一赶紧说道。

    众人看着许一言语错乱的样子都笑出了声,刘一民说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千,无边无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各种人都能够遇

最新小说: 雷神大洪 替嫁后成了校草的豪门后妈 穿成冷宫弃妃,我在后宫开小卖部 绝对权力 继兄宠我掌心娇,亲哥红眼悔断肠 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潮湿咬痕 喂养祖宗后,我打造了顶级豪门 渣男搞大替身肚子,我转身高嫁京圈太子 穿书八零:我在海岛搞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