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建议教学重基本功,不重写法。基本功打的牢,未来才有进步的机会。”
“我赞同一民的话,不能一上来就教学生如何写诗,那写出来的只能是无病呻吟的诗歌,甚至是模仿诗。”张广年附和道。
教务长朱先树将刘一民的建议快速地记录了下来,其余人也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
邹获凡看着热闹的场面,心里对开办学校的效果产生了期待。
经过商议,确立了学校的教学目标,注重基础训练,培养学生基本功,提高学生的诗歌写作能力。
“未来几个月将开始向符合条件的学生送邀请信,争取在11月底完成首批学生的招生和开学工作。”
邹获凡讲完,会议室内爆发出一阵阵掌声。
走出文联的时候,邹获凡邀请刘一民到时候一定得过来讲几节课。
“老邹同志,咱们两个这关系,当然没问题。”刘一民几句话让邹获凡乐的合不拢嘴。
邹获凡笑眯眯的说道:“马尔克斯给你写信,没说什么时候来中国?”
“老马同志正忙着写书呢!”
开了一会儿玩笑,刘一民下午回到了燕大上课。伴随着马尔克斯的来信,刘一民对魔幻现实主义的阐释成为了文坛的正统,魔幻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的文学观念深入人心。
马尔克斯的信没有来多久,中国书刊社的尼琪就从美国拍来了电报。
《宠儿》的单行本在美国开售以后,短时间内就达到了二十万册的销量,截止六月中旬,销量已经到了五十万册,毫无疑问已经提前锁定了1984年美国《纽约时报》的畅销榜第一名。
尼琪还询问了马尔克斯给刘一民写信的事情,马尔克斯的信还没有带到中国的时候,这则消息就通过国际笔会流传了出去。
美国各大报纸都报道了这一消息,这个消息同时推动了单行本在美国的销量增长。
除了《宠儿》,其他书籍在美国销售势头也很好。今年以来《追风筝的人》意外超过其它的,成为《宠儿》之下的第二名。
尼琪再次邀请刘一民到美国进行演讲,提高《宠儿》在美国的影响力。
对于尼琪的提议,刘一民看了看两个小家伙,并没有心动。
朱霖看完尼琪的信,对于巡演宣传有点不解。刘一民给她讲了讲商业社会的营销方式,巡回演讲跟商品的营销宣传无二。
“刘老师,家里没什么事情,暑假两个月,正好可以到美国走一遭。”朱霖轻声说道。
刘一民将朱霖揽入怀中:“美国什么时候都能去,没必要先不考虑。”
7月初,刘一民从中文系的教务处将学生答完的试卷拿到办公室里面批改。
对面的吴组缃正黑着脸改卷子,现在的学生基础知识好了,但是答案的整体思想性差了不少。
“吴教授别上火,学生又不是工厂标准件,一代代肯定不能一样。”刘一民将卷子放下,给吴组缃的茶杯里加了点茶水。
吴组缃抬头问道:“你的怎么样?”
刘一民将试卷抬起给吴组缃展示了一下,看到刘一民的卷子,吴组缃脸上表情缓和不少。
基础题刘一民让闫真和文研所的另外三人帮忙改分,主观题他自己来。这样一来,改卷就容易多了。
算分的工作也不用刘一民和朱霖两人大晚上的在书房里,拿着算盘啪啪啪的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