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块左右,知名度高、字数多的更贵。七十多块钱的工资,买几块到十块作品的费用,够生活一星期了。
钱锺书叹了一口气,对于盗版也有点无可奈何。想要彻底治理盗版,需要几个部门下功夫。
他通过刘一民的话,也理解读者看盗版的苦衷。
翻译完回到四合院,远在沪市的巴金通过多次呼叫长途台终于打通了电话。
巴金作为中国笔会的会长,第一时间就接到了马尔克斯的寄信通知,此时自然是想了解一下马尔克斯信的内容。
电话里,刘一民将信的内容给巴金讲了一遍,巴金听完后笑道:“看来《宠儿》的影响力都跑到拉美喽!”
两个人交换了一下对马尔克斯这封信的看法以及马尔克斯的写作风格,巴金并没有提出邀请马尔克斯,反而是临末邀请刘一民加入中国笔会。
“国际笔会和各国分会是国际文学交流的重要机构,你不在笔会里面怎么行?到时候外国文学家想来笔会见你,可是你不在笔会,还得另行邀请。”巴金笑呵呵地说道。
刘一民说道:“您老都邀请了,我自然应该加入。”
笔会这种团体一定程度上比各种研究学会还松散,大多时候只是一个名义,并不占用精力。
巴金说道:“那我就通知一下笔会中心,让他们为你办理一下会员身份。”
挂断电话,巴金立马找人给笔会中心发了一封电报。
翌日,笔会中心就派人上门给刘一民办理了入会手续,并询问是否可以将马尔克斯来信的内容送到各个会员手中。
刘一民看信上也没什么不可以公开的,同意了笔会中心的请求,将翻译后的内容交给了他们。
笔会中心的同志看完后羡慕地说道:“刘教授,这可是马尔克斯的来信啊。您不知道,文坛的很多人知道有这封信,都激动和羡慕坏了。
《百年孤独》这部在文坛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如今不少作家的床头摆着两本书,一本是《百年孤独》、另一本是《宠儿》,其余的书都在桌子上放着,大部分还都是您的书。”
工作人员拍完马尔克斯和刘一民的马屁,将书信和刘一民的入会手续收好离开了院子。
刘一民给马尔克斯写了一封回信,回信的内容和来信的内容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开头也是表达了对《百年孤独》的喜欢,告诉他在中国也有许多人喜欢他的书,先给他打个预防针。最后希望阅读到更多他反映拉美人民百年命运的书籍,衷心地祝愿拉美人民早日摆脱殖民的影响,从苦难中走出来。
这封信同样通过笔会的渠道,寄给马尔克斯。
《中青报》于佳佳到院子里对刘一民进行了采访,将书信的原稿拍了下来,截取了部分书信内容刊登在了报纸上面。
“刘一民同志,你如何看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给你的这封信?”于佳佳坐在刘一民的对面问道。
刘一民笑道:“马尔克斯的来信证明了文学没有国界,我们对彼此的作品产生了共鸣。马尔克斯的作品植根于拉美百年苦难史,他的作品十分关注人的命运、富有反抗精神,这也是大家喜欢他作品的原因。”
“你会给马尔克斯回信吗?”
“我已经回了。”
“内容可以讲一下吗?”
刘一民简单的给于佳佳讲了讲,最后于佳佳问刘一民是用英文还是中文给马尔克斯回的信。
“我用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