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很多是来凑热闹的。”
来了三百多所学校,能发言的学校也就那几个,其余的都是听。
“你觉得你们教材能够被多少学校所采用?”
刘一民仔细想了想:“能增加五十所学校算成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师资开展这门课的,有的学校中文系教授都不一定有。”
“你有点悲观,可以更乐观一点。”徐驰说道。
两人坐在房间里面谈论了一下《宠儿》发表的问题,徐驰说道:“等我今年到美国,帮你看看《宠儿》的盛况。”
“你要到美国?”
“是啊,爱荷华国际写作训练营邀请我去,聂华令女士亲自写了信。”
徐驰准备到了美国,就去采访一下李政道或者杨振宁等华裔科学家。
徐驰的兴致很高,这次到美国不用受代表团的限制,可以去做不少自己想做的事情。
“老徐啊,到了美国你悠着点。”
跟徐驰聊了一个多小时后,他坐了很久的车也困了,就带着他回自己的房间休息去了。
下楼后见到了李学勤,他正被严家炎拉着当苦力呢。看到刘一民后,李学勤顿时放下了东西,冲刘一民做了一个拥抱。
“叙旧以后叙,好好干活。”严家炎说道。
晚上,刘一民和李学勤吃了一顿饭,这小子大吐苦水,最近论文写的他快头秃了。
“好了,再有一年就毕业了。”刘一民笑道。
李学勤研究生读完之后不会再继续读博,按照他说的,应该会回到浙省的浙大当老师。
吃完饭,李学勤说道:“走吧,不耽误你了,还有两天会要忙呢!”
比较文学研讨会在复旦的大礼堂举行,只有大礼堂才能供这么多人开会,后来改成了相辉堂,来自复旦两位校长的名字(马相伯和****),此李非汉奸李。
走进去后,除了特邀的教授前面摆放了姓名牌,其余的都是分地理区域乱坐。
大礼堂里面乱哄哄的,都在跟熟人打招呼。刘一民坐在了自己专属的位置上,旁边是严家炎和孙玉石。
复旦中文系主持会议,复旦校长作了发言欢迎大家参加研讨会。
随后是山大的吴傅恒发言,盛赞此次会议的召开将引发比较文学研究的新一轮热潮,之后是严家炎,严家炎讲的很务实,讲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
孙玉石凑到刘一民旁边说道:“遗憾的是季羡临校长没来,要是来了定然是第一个发言。”
“听说季校准备成立一个全国比较文学研讨会啊!”
“空穴不来风!”
下午,各个邀请来的教授上去大谈比较文学研究或者是对国外文学思想的研究,都是在讲自己的论文。
刘一民也走了上去,讲的还是自己在中美比较文学论坛上的写的内容,讲完论文之后,刘一民说道:
“诸位学界前辈、诸位教授。比较文学的研究一定要坚持从我出发,以我为主的研究视角,我们的目的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吸取精华为我所用。在去年的中美文学论坛上我就提出这样的想法,在编撰《西方现代文学思想》的教材时,编委会一致认为应该这样做。
我们是教授,我们的思想将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我也要说,教育,国之根本,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