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刘一民和刘振云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桌子上摆着糖果和蜜饯。
刘振云从口袋里面掏出一篇递给刘一民,希望他能够评价几句。
“这是你工作的感悟?”刘一民看完之后笑着问道。
刘振云老实地说道:“讲的是一个刚进入单位工作的年轻人,在面对学校和单位的区别时,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无所适从。”
“倒像是王濛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你这个设定,越看越像是写的陈大志啊。”
刘一民重新将这篇短文看了一遍,感悟是刘振云的,但这背景设定跟陈大志目前的工作单位几乎一致。
“这算是我们两个人的感悟,大志跟我经常通信,我们两个遇到的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对于他而言更甚,他毕竟是真正的身在官场。”
刘一民提了几点意见,只是表现出来了迷茫,但并没有表现年轻人胸怀大志的一面,理想和现实相互衬托的话,会更好一点。
“我觉得既然要写还是要深入观察一番,甚至可能对实际工作起到一点指导作用。”
刘振云明白了刘一民的意思,从书信上得到的资料有局限性,必须自己深入观察才行。
刘振云作为《农民日报》的编辑,自然可以申请出差采风。当下他便决定,等到过年之后,申请离京一段时间。
“咱们去看看铁生吧!”刘振云提议道。
“行,咱们去看看!”
刘一民跟在房檐边跟朱霖打了一声招呼和刘振云离开了四合院,朱霖坐在房檐下无风的墙角,边晒太阳边织童鞋。
雍和宫26号院,刘一民将摩托车停在了低矮的临街平房前。门口的小孩子拿着糖人儿或者是木枪跑来跑去,口中喊着“不许动,抓小偷”,也有人唱着童谣。
门口贴上的大红手写对联,为破旧的房子增添了几分喜庆。
走进逼仄而破旧的院子,刘一民和刘振云心中各有思索,刘振云住着10平米的宿舍,看着这院子心中隐隐有些羡慕。
院子里住了好几户人家,进去首先看到的不是屋子,而是邻居用捡来的破砖垒起的厨房。
史铁生正靠在墙边拿着书晒太阳,史岚嗑着瓜子,史父不知道在哪里忙碌。
“铁生,史岚!”刘振云兴奋地喊道。
史铁生听到声音,激动地抬起头,屁股下的轮椅滚动了半步:“我就知道你们要来,特意在这里等你们。”
刘一民说道:“我就知道你要等我们,所以我们赶快来了。”
“过年好啊,一民哥、振云哥!”史岚起身拍了拍手里的瓜子皮残渣,跟两人打着招呼。
刘一民和刘振云从怀里面掏出红包,塞到了史岚的手里,史岚假意推脱两下后高兴地塞到了自己的口袋里,跑回房间给两人抓瓜子吃。
“铁生,你在看什么?”刘一民问道。
“看的《百年孤独》,看了好几遍了,每看一遍总感觉有不同的意思。”史铁生拨弄了一下封皮,让两人将书名看了个清楚。
刘一民一看,盗版的《百年孤独》已经开始横行了啊!
刘振云谈论了一下自己的见解,主要是谈论写法方面。但史铁生看《百年孤独》有自己的理解,他重点将理解放到了“孤独”上面。
史铁生是“孤独”的,从坐在轮椅之时他就如此。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