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忙着上课写作。”
朱母点了点头,觉得她平常下班没事干,完全可以承担起买菜照顾的活儿。
“爸、妈,以后再说吧。现在我们两个还都能忙得过来,你们上班也很累。”
朱霖摆了摆手,不同意朱母过去照顾。朱母无奈地叹口气,说到时候看看情况。
朱父跟刘一民谈论起来了《传奇大掌柜》:“丰泽园饭贵啊,当年我跟你妈去吃,要攒好久才能去开一次荤。那时候我们去吃,栾学堂还活着。我的同事们都夸你写的不错,尤其是一些老教授,味道很足。”
“爸,《人民文艺》的销量已经到八十万册了,其中大半都是《传奇大掌柜》的功劳。另外十月到现在,《横空出世》单行本已经卖了三百四十万册,首印的六百万册快卖完喽。”朱霖插嘴道。
《横空出世》单行本供货充足,目前各地基本上没出现过断货超过两天的情况。大部分情况都是当天晚上卖完,早上货就补到了。
朱母笑着夸奖道:“我看销量要比上《凯旋在子夜》了,不知道到时候这本能不能翻译到外国,让外国人瞧瞧,咱们是如何造出原子弹的。”
“最近除了一民的书销量很高,《高山下的花环》单行本的销量也不错,从出版开始到目前已经达到了五百万册,最近这文学市场是真繁荣。”
《高山下的花环》出版之后的情况跟《凯旋在子夜》刚开始差不多,都是开卖即售罄,有的小城市缺货时间能达到半个月左右。
主要原因是《高山下的花环》前期的首印数量太少,后期又跟不上。
“李存宝这个同志我见过,是目前军内写作的好手,只不过结尾稍微有点粗糙,要是写好,销量还能再上一层楼。”
《高山下的花环》原著结尾比较仓促,以几封遗书和两封家书(梁三喜的母亲和赵蒙生的母亲)结尾。
“确实,作者同志心中应该有顾虑,导致了这种情况发生。”朱父点头同意刘一民的看法。
吃完饭,朱母伸出手为朱霖把了把脉,确定朱霖身体没有异常情况才让两人离开。
外面几盏昏黄的路灯在被狂风吹拂的树枝下忽明忽暗,朱父为朱霖披上了军大衣,嘱咐两人路上小心点。
“爸,妈,我们走了!”刘一民说道。
“路上慢点。”
摩托生的轰鸣声在四合院里渐渐消失,家属院的其他人不到窗户边都知道这是朱家的女婿女儿走了。
回到家两人赶紧跑到暖气管旁边摸一摸有没有供暖,朱霖碰了一下说道:“有点温度了,但是不热。”
“走吧,回房间,把空调开开。”刘一民揉了揉朱霖被冻红的耳朵说道。
“等空调热了,身上凉气基本上没有了。”朱霖扯紧军大衣跺了跺脚。
“也是,不过还是开着好,一会儿睡觉不用暖被窝。”
刘一民走进卧室,将空调给打开了。现在的空调制暖效果很差,卧室面积大,加上暖气是往上飘,下面要过一个小时才会有点变化。
“首演有没有把握?很多首长可都要去。”刘一民笑着问道。
“放心吧,绝对是万无一失!今天万老师还盯着我们演了一遍,说演员演的非常自然,布景也布的好,可惜核弹爆炸的场景不能重现,我们只能到时候让人在后台用录音机放爆炸的声音。”
“你还想真爆炸啊!”刘一民说完一个人走进书房开始写稿。
朱霖就坐在书房旁边织小孩穿的鞋子,累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