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哈哈哈,朱教授,谁让他们没教材编呢!”
“说的也是!”
暑假两个月,这些老教授没事儿干,除了平常在家里面写论文,其它时间肯定要到处溜达。
以前朱光遣闲暇时间,也没少在燕东园和燕南园逛。
刘一民坐在座位上叹了一口气,朱光遣问他为什么叹气。
“81级都大四了,也不知道带的仨学生论文和搞的怎么样了,这是我第一次带毕业论文,可别最后都没过。”
朱光遣毫不在意地说道:“本科生的论文,你不用担心,地上踩一脚就能过。”
刘一民看了一眼朱光遣,老头,你好大的口气!
几个研究生听完,脸上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内心也在疯狂吐槽。
说曹操,曹操就到。
闫真带着另外两名学生找到了刘一民,闫真的已经写完,其余两个人的论文进度基本上已经到了八成。
刘一民先看了看闫真的,看完之后评价道:“故事比较流畅,文笔虽然没有那么精彩,但作为毕业条件基本上能够达标,收尾有问题,你讲讲你是怎么想的?”
“刘教授,我是想写一个完美的结局,可是无论怎么写总觉得差点意思。”闫真苦恼地说道。
“故事不必去追求完美的结束,越是追求,越是漏洞百出。一个结尾你为了看起来‘完美’,带了太多的零碎了,我看后面这几百字完全都可以不要。”
闫真经过上次的改进事情之后,现在对刘一民言听计从,爽快地将后面的全部给划拉了。
接着刘一民看另外两个学生的论文,他们两个上次得到了数名教授的指导,进步也不慢于闫真。
“十七年文学的论文,你不要孤立的去讲这个时期的文学,要从整体的背景去讲,论据稍微有点缺乏,将论据给丰富一下。”
三个人挨个点评完后,刘一民手一挥让他们离开了。
“你这三个学生还是比较省心的,我看几个年轻讲师带的毕业生,那真是苦口婆心。”朱光遣看着三人离开的背影说道。
“闫真这个学生负了不少责,包括来找我,都是他带着来的。”
“有个省心的助手,是能轻松不少。”
9月7号,刘一民在系里面的统一安排下,跟几个教授一起和中文系的新生见了一面。
因为刘一民要到,其它系的学生知道后也赶了过来,手里面都拿着最新一期的《收获》。
本来是在讲欢迎词,可是台下的学生拿着《收获》起哄,让刘一民讲一讲《横空出世》的故事。
刘一民借机用《横空出世》里面的人物,给所有的学生上了一堂爱国教育课。
讲到无数科技人员筚路蓝缕的辛苦时,不少感性的学生都落了泪。
【你们考上燕大,成为人人羡慕的燕大学生。其实燕大能给大家的不多,无非是一些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但是有些道理并不是一定能通过教育就能够获得,也不一定不上大学就不知道。
很多解放军战士,大字不识一个,但他们却懂得爱国。
既然大家非要让我讲中文系的第一堂课,我希望中文系和燕大的学生,听的第一堂课是爱国,毕业离开燕大时,最后一堂课也是爱国。】
临走的时候,学生们挤过来让刘一民签名,几个中文系的老师帮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