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飞机稳稳落地,几个人等到人下的差不多了,才从机舱里面走出去。
到了托运处,拿到行李,大家根据指示走出了飞机场。通道的左右,站着不少接机的人。
中国书刊社的人手里面举着牌子“欢迎中国作家代表团”,刘一民看到后冲他们打了一个招呼。
“诺伊斯女士!”刘一民笑着摆摆手。
走近后,尼琪冲着刘一民伸出了胳膊,轻轻地拥抱了一下:“刘,很高兴在美国见到你!”
“我也是!”
所有人都打过招呼后,跟着尼琪.诺伊斯朝着外面走去,走到站外,大家都悄悄地打量着美国,谁都没有先说话。
过了一会儿,王濛先开口了:“旧金山还是老样子!”
“王濛同志,你上次来旧金山去哪里了?”徐驰问道。
“我们到爱荷华国际写作中心参观了一下,又到大学做了演讲,见了见中国学生以及国外的华侨社团。其余的,倒是没有了。缺少来美经验,我们也不敢乱跑。”王濛转头看向徐驰。
尼琪.诺伊斯从副驾驶的座位上拿出几份报纸递给了刘一民:“这是几个加州报纸,刘,你可以看一看!”
刘一民看到标题就笑了,一份加州的报纸写着【那个东方的年轻人要到了!】
一份写着【《绿皮书》的读者将会见到他们喜欢的中国人——一民.刘】
【那个来自东方的年轻人,将见到真正的世界!】
“诺伊斯女士,看来美国的报纸并不太欢迎我!”刘一民暗道,这美国人的高傲刚到美国就领教了。
“美国的报纸就是这样,他们除了为政治服务,还要为销量服务。不同的报纸,为不同的政治服务。”
诺伊斯笑着回头解释道。
其余人不会英文,徐驰拿过报纸,给他们翻译了起来。张广年和韦君怡的眉头不自觉地就皱成了一团,这报纸是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呀!
“放心,书刊社会站在你们身后!”
似乎是怕大家心有戚戚,尼琪.诺伊斯赶紧说道。
到了酒店,门口已经有记者在举着相机蹲着了。尼琪.诺伊斯骂了一句,接着准备去酒店的后门,可惜都有人。
无奈之下,一行人只能走下车,在中国书刊社的员工的带领下朝着酒店走去。
他们身上没有标识,在不主动暴露身份的情况下,记者怀疑但也并不确定他们就是中国作家访美团的成员。
拍照之后,刚有记者上来,就被书刊社的员工阻止了。
酒店是一家中档酒店,不过这环境大家已经心满意足了。81年来访美的时候,为了省经费,很多人都是住到当地朋友的家中。
大部分时候,住宿这些经费,都是当地接待负责。如书刊社或者是其它的大学、华侨协会等等。
“你们现在饿吗?三楼有自助餐,外面也有餐厅。”尼琪.诺伊斯问道。
张广年说道:“诺伊斯女士,感谢您的招待,我们先安排一下住宿!”
尼琪.诺伊斯又拿出几本《凯旋在子夜》英译本的样书递给了大家,最终他们选择了《Victory》这个名字。
封面是铜版纸做成的,又塑了一层膜。封面的色彩十分惊悚,是血红色的高山轮廓,上面竖着一杆血色军旗,几名带着红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