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号,燕京已经相当冷了,西北风呜呜的吹着,今年的风沙跟往年相比,弱了许多。
朱霖骑着摩托车送刘一民来到了文化部的大楼,后面绑着两个箱子,箱子里面都是带的一些礼物和书。
真是孔夫子搬家,全是书!
朱霖看着依然神采奕奕的刘一民,暗道这税不是收不上来,是自己没能力收啊!
徐驰笑着走过来帮刘一民提箱子:“这两个箱子可是老熟人了!朱霖同志,你们结婚几个月了,一民没欺负你吧,要是欺负你了,你跟我说!”
朱霖笑着跟徐驰打了一个招呼,张广年笑着说道:“老徐啊,你别瞎说,人家俩小夫妻感情好着呢,我看呀,是咱们文学界的模范夫妻,一个在演艺界发光发热,一个在文学界燃烧自己。”
韦君怡和陈元不认识朱霖,过来打了一个招呼,做了一下自我介绍。
“韦社长、陈总经理,你们好,感谢你们印了那么多的好书!”
韦君怡笑着说道:“叫什么韦社长,叫韦大姐就行。”
“朱霖同志,你要是想看外国文学作品,就让一民到商务印书馆拿,市面上不好买,咱们编辑部有库存!”陈元道。
几个人热情的让朱霖觉得不好意思,于是聊了几句后,就离开了文化部,到了文化部的大门外,回头深深地看了刘一民一眼,眼睛里似有许多想说的话。
刘一民挥了挥手,冲着朱霖动了动嘴唇,朱霖读懂唇语后嫣然一笑,拧了拧油门,消失在了视线中。
“别看了,走吧,部里面还有话要交代!”张广年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率先走了进去。
会议室里,周杨和夏言已经在等着了,大家坐下后,周杨说道:“同志们,这几年咱们陆陆续续朝国外派了几批访问团,到了法国、日本、加拿大、美国等等国家。
一些是官方交流,一些是民间团体。即使一些是民间团体,我们的很多老同志也乐意去,为什么?因为我们迫切地想跟外面交流,认识他们,也让他们认识我们。这几次交流,都取得了圆满的成果。
但是,去国外领奖还是第一次。第一次不怕,以后呀,还有更多次。一民同志,你紧张不紧张?”
“您这么一说,我倒是有点紧张了!”刘一民笑道。
“哈哈哈,没事,紧张不怕,到了就不紧张了。里面有的同志出访过好几次了,有的同志呢是第一次,出门在外,一定要有组织纪律性。”
接着宣布了几条访问团的纪律,让大家到了美国一定要遵守。遇到一些不明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汇报。
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一定不能做。
夏言说道:“同志们,你们都是代表国家出去的,你们的行为就是国家的脸面!”
考虑到大家都是国内有头有脸的人,部里面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作为团长的张广年也做了一个发言:“同志们,外国情况复杂,咱们争取这次访问圆满成功。当然,主要任务就是领奖,次要任务是交流!出版界的同志,好好学习美国先进的出版经验,文学界的同志好好交流创作思想。”
夏言看了看手表,距离上飞机的时间不多了:“同志们,出发吧!”
文化部的楼下,早已经有车在等着了。几个人依次上车,六人用了两辆吉普,在燕京的西北风中,驶向了机场。
上午十点,飞机正式从燕京起飞。这条航线中间要到沪市,之后再飞往旧金山,中间在日本加一次油。
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