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各大媒体上都对茅盾文学奖第一届颁奖仪式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尤其是,偏文学或者是文联、作协下面相关的媒体,更是做了详尽的报道。
作协下面的《文艺报》进行了专版报道,并对获奖的作品设置了一个专栏,分别对几部作品进行了分析,刊登了许多读者关于作品的获奖意见和观点。
九点左右,刘一民才从卧室走了出来,看着有了些许春意的院子,伸了伸懒腰。
刘一民自己到厨房里面煮了一碗米粥,吃完饭后,将书房里面的参桂养荣酒拿了出来,用毛巾擦了擦,送给朱父朱母正合适。
在书架上时间长了,落了一层灰。刘一民看着擦干净的瓶子,心想还得给沪影厂的张孟昭写封信,夹着几张大团结,希望她再帮自己买几瓶,等有人来燕京的时候,托人捎来。
师娘一边说喝着效果好,一边说自己不用再送了,嘿嘿,这前后矛盾的话,刘一民岂能听不明白。
做完这一切刘一民坐在书房,想了想还要买点什么东西。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好,只能等到朱霖来的时候,刘一民再跟她商量了。
中午的时候,朱霖来了,将一个厚厚的档案袋放在了刘一民的书桌上,里面装的都是昨天拍的照片。
“刘老师,你看看我拍照的水平怎么样?”朱霖将照片全部摊在了书桌上,拿着一张张照片仔细地看了起来,将自己觉得满意的专门放在一个地方。
“拍的不错,以后出去玩儿,扛相机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刘一民笑道。
朱霖将几张特别满意的,找了一个信封装了起来,放在了自己的挎包里面。
“今天去见你爸妈,你说买点什么东西比较好?”刘一民将脑袋靠在椅子的靠背上问道。
“买东西?其实不用买什么!”朱霖笑嘻嘻地说道:“你人到了就行了!”
“那可不行,还是要带点的。参桂养荣酒两瓶,你再帮我想一想?你爸抽烟吗?”
“可别,你要是给我爸买烟,他老人家晚上到卧室得跪搓衣板,我妈在医院工作,不喜欢他抽烟。”朱霖赶紧摆了摆手。
两个人在书房里面坐了一个中午,也就想到给朱母买条纱巾,送朱父一支在法国买的钢笔,还有几盒爱吃的点心。
下午朱霖去上班,刘一民骑着自行车到王府井和大栅栏转了一圈,将东西给置办齐了,顺便参观了一下旁边的八大胡同。
将东西放到四合院,刘一民来到了人艺,跟几个导演闲聊,冲朱霖使了一个一切齐全的眼神。
欧阳山尊、蓝天野、苏民一起冲刘一民恭喜,祝贺他荣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你也不把奖章拿过来让我们三个看一看,沾一沾喜气!”蓝天野笑呵呵地说道。
刘一民说道:“改天请你们老三位到我院子里面喝茶。”
“喝茶?行啊,等天气好了,我们到你的院子里面晒晒太阳!”苏民说道。
排练完毕,朱霖笑着看向刘一民,低声问道:“刘老师,紧张吗?”
“不紧张!”刘一民见她不相信,笑道:“不信?你摸下我的良心?”
朱霖抿嘴没说话,下一秒抓住刘一民的手腕,仔细地摸了摸脉搏,疑惑地说了句,脉象平稳,还真是不紧张。
晚上,朱霖已经请好假了,晚上没有她的角色,所以她请假,并不影响晚上的排练,欧阳山尊三人答应的很干脆。
走出人艺,两个人来到四合院,将所有的东西都挂在了自行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