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豫省三杰(2 / 4)

情权?我觉得这是对作家劳动成果的不尊重,至少应该知会一下作者本人,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刘一民笑着说道。

    “不过话又说回来,目前各个电影厂都是这样干的,也不能完全说是你们的问题。”

    王严没有说话,抬头看着银杏树,仔细地思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说道:“一民,你说的有道理,可惜目前国内就是这样。”

    “老王,还是祝你此次川省之行能够顺利。”

    王严并没有因为刘一民的话而生气,两人还讨论一下剧本改编权的想法,刘一民成功的给他输入了自己的一些版权概念。

    作品改编必须征得原作者同意的法律规定,在1991的时候才开始实施。

    现在只要各大电影厂愿意,谁管你作者愿不愿意,到时候改编完直接给你一张汇款单就行,爱要不要!

    电影厂让原作者当编剧改编剧本的话,那另当别论。

    三月份,作协内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终于出炉了。

    之所以讨论的那么激烈,除了作品难以选择外,还因为到了终审的时候,评委们一看入选的几部的作者籍贯,好家伙都是豫省人。

    刚开始获奖的作品总共有三本,《追风筝的人》、《东方》、《李自成第二卷》。

    《追风筝的人》是刘一民写的,豫省人。《东方》这部长篇是魏巍写的,也是豫省人。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豫省人。尽管目前担任的是鄂省的文联领导,但籍贯是豫省啊!

    大家一看,都愣住了。有评委提出,这么选是不是在说文坛只有豫省这一省之地?

    就像朱元璋开科举,好家伙选出来的考生都是南方人,难道我大明的天下只有半边天吗?

    于是不得已,一群人又开始选。最终选出了五部长篇,增加了川省作家周克琴的《徐茂和他的女儿们》、湘省作家莫应封的《将军吟》。

    总共五篇,豫省的作家占了三篇。

    评委们拿着这个结果给作协做了汇报,作协很满意,张广年带着这个结果专门去医院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茅盾先生。

    获奖名单通过报纸公布了出去,整个文坛围绕这五部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没有获得长篇奖的作家,看着上面的名单扼腕长叹。

    鄂省作协,徐驰看到名单后,高兴地朝着不远处的办公室走去,敲开门恭喜道:“老姚,恭喜啊,《李自成》第二卷获奖了,这可是目前咱们国内最受关注的文学奖了。”

    姚雪垠笑容满面又谦虚地说道:“感谢评委们对我的认可。你的老朋友刘一民同志的《追风筝的人》也入选了,是这次获奖里面最年轻的作家,真是后生可畏啊!”

    “一民的《追风筝的人》在写作的时候我就看了,雁冰同志也是赞不绝口,能评上我不感觉意外。”徐驰刚说完,办公室门口响起凌乱的脚步声,都是来恭喜的同事。

    燕京,朱霖率先拿着报纸跑到了刘一民跟前,恭喜他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刘老师,高兴吗?”朱霖笑着问道。

    刘一民高兴地说道:“当然高兴了,这可是一件喜事儿啊!”

    四合院里面的电话不断地响了起来,还出现了繁忙的情况,总机的接线员都纳了闷了,平常有人朝这儿打电话,可是绝对没有这么多啊。

    总机这边是可以偷听到谈话的,于是对视了一眼,偷偷的听了起来。

  &nb

最新小说: 朱颜执鼎 我成为阴司之后,全球恐怖降临了 穿成九零孤女,大唐公主富可敌国 重生之得意人生 夫君厌我便改嫁,王爷怀里不香吗? 年代娇娇下乡后被糙汉厂长追着宠 人到中年,我的收入能随机倍增 重生年代大院娇媳美又飒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 缠娇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