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什么稿子?”《文艺报》主编罗孙好奇地问道。隔壁的徐驰和高也扭了过来,想听一听他们在聊什么。
“闲暇之余写了一个短篇,只有一万多字,不足挂齿!”刘一民摆了摆手,谦虚地说道。
罗孙看着一脸谦虚的刘一民,认真地说道:“能投给《收获》,那已经是不简单了!”
“这篇跟一民的《狼烟北平》相比,我觉得比不过。但是从题材上看,是一篇难得的佳作。而且最关键的是,很好的贴合了咱们目前的时代背景,感情真挚,情感流露的十分自然。”李晓林夸奖道。
听她这么一说,罗孙就更好奇了。于是非得让李晓林好好的给他讲一讲,到底是什么内容。
“爱情,讲的是一对年轻人相恋的故事。而且女主人公是GMD将军的后代,两人在庐山两次两逢,克服了重重阻挠,最终成为了一对情侣。不仅讲爱情,基调是爱国主义,号召在外的中国儿女回来建设祖国。
有历史的厚度,也有时代的刻度,更有人性的温度。”
李晓林讲的这部就是刘一民根据《庐山恋》电影改编的《庐山恋》。讲的是GMD将军的女儿周筠.第一个秋天回到庐山故地重游,见到了五年前的老朋友耿桦。
耿桦是一名高干子弟,两人携手游览庐山,产生了真挚的感情。可惜并不能如愿在一起,分别五年后再次相遇,终于突破了阻挠走在了一起,相约一起建设祖国。
这是刘一民当时告诉朱霖自己写的爱情,《庐山恋》这部电影在八十年代的影响力,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
刘一民将背景改编了一下,改编成中美建交的背景下,周筠再次回到了祖国游览庐山,将中美建交的大背景结合了起来。
写成了一万两千字的,情节紧凑。
“咱们要改革开放了,要发展就离不开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努力,是应该呼吁在外的华人回来建设祖国。一民,你这篇的立意不错。从高处着眼,小处落笔,构思巧妙,两人的爱意成功地升华了对祖国深沉的爱。”
罗孙听完李晓林的将故事简单的讲了一遍后,笑着对刘一民说道,眼神中毫不,掩饰自己的夸赞。
徐驰和高在隔壁也谈论起来了自己的看法,一时间机舱里面的气氛比刚才热闹了不少。
“一民,我代表《文艺报》向你约稿,老万作为你的老师都在我们《文汇报》发文,你没有理由不在!”罗孙将脑袋看向刘一民。
巴金抬了一下眼皮说道:“老罗,约稿的事情回去再说,马上快到巴黎了,想一下到巴黎如何跟法国的同行们交流吧!”说完,又合上了眼睛。
不知道为什么,民航的飞机又在开罗转了一下后,终于在巴黎的戴高乐机场落地。
从戴高乐机场出来到位于巴黎第七区木樨街20号的大使馆还有三十多公里的路程,不过刚下飞机,大使馆的人就找了过来。
“你们好,访法作家团的同志们,我叫顾志军,韩大使让我来接大家,韩大使已经在大使馆准备午饭接待大家,跟我上车吧!”
上了车后,顾志军向大家介绍起来了巴黎。巴金扭头对刘一民说道:“一民,韩大使也是你们老乡,豫省人遍布世界各地啊!”
“这位就是刘一民同志?”顾志军开车的同时,扭头看向了刘一民。
“您好!”
“来的时候,韩大使专门提起了你,说来了一位小老乡,韩大使是豫省南乐人。韩大使特别喜欢你的那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有时候读起来,还会情不自禁地流泪。”顾志军说道。
罗孙说道:“这首诗歌写的确实不错,写出了对祖国深沉的爱!你们在国外为国家做外交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