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层芝麻。
“阿妈,您太客气了。”
叶之澜赶紧接过布包,拿出一块递给萧凡,“快尝尝,阿妈的青稞饼最好吃了。”
萧凡咬了一口,青稞的香味和芝麻的香味混在一起,暖乎乎的,从喉咙一直暖到心里。
“好吃,比上次的更酥。”
他说,看着扎西阿妈,“阿妈,您家的小羊怎么样了?”
“好得很!”
扎西阿妈笑得眼睛都眯了,“现在每天都吃你们做的添加剂,长得胖乎乎的,晚上也不咳嗽了。
我昨天还跟卓玛说,等冬天来了,再跟你们多要些添加剂。”
叶之澜点点头:“阿妈您放心,咱们的培养池扩建好了,以后添加剂够全村用的。
对了,下次您要是有空,可以跟我们一起学做添加剂,这样您在家就能做了。”
扎西阿妈高兴地答应下来,又坐了会儿才离开。
看着她的背影,叶之澜拿起一块青稞饼,咬了一口:“其实咱们能做成这些事,多亏了村民们帮忙。
要是没有他们借石磨、帮着筛青稞粉,咱们的添加剂也做不出来。”
“是啊,科技落地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
萧凡说,他走到培养池边,看着里面缓缓生长的藻株,“就像咱们和穆萨的合作,要是没有他们在非洲实地测试,咱们也不知道藻株和苔藓的最佳种植比例。”
叶之澜走到他身边,看着池里的藻株,忽然说:“等小叶回来,咱们一起去草原上看看吧。
看看吃了添加剂的牛羊,看看长得高高的玉米,再看看非洲那边的农田。”
萧凡转头看她,眼里带着笑意:“好啊,到时候咱们还可以拍张合影,跟上次在培养池边的那张放在一起,看看咱们的藻株项目长大了多少。”
叶之澜点点头,阳光洒在两人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
实验室里很安静,只有培养箱运转的轻微声响,还有窗外风吹过玉米叶的沙沙声。
她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很好——有想做的事,有并肩的人,还有一片等着他们用技术点亮的田野。
下午的时候,萧凡收到了小叶的邮件,附件里是她画的可降解包装袋设计图,上面还写着一行字:“师兄师姐,我测试了多糖涂层的稳定性,能延长保质期15天,等我放假回去,咱们一起做样品!”
萧凡把邮件拿给叶之澜看,她看着设计图,眼睛亮了起来:“太好了!
这样咱们的添加剂不仅便宜,还环保,村民们用着也放心。”
“等包装袋做出来,咱们就申请专利,然后推广到其他牧区。”
萧凡说,他拿出藻株苗的运输情况,“要是非洲那边的藻株能顺利生长,咱们还可以把藻株项目推广到更多国家。”
叶之澜点点头,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草原。
秋天的草原已经开始泛黄,却依然美得像幅画。
她想起第一次来嘎查村的时候,心里还带着点忐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帮上忙。
现在想来,那些忐忑都成了珍贵的回忆——是和萧凡一起熬夜改配方的夜晚,是和村民一起筛青稞粉的午后,是看着牛羊慢慢好起来的欣慰,也是看着玉米渐渐长高的期待。
“对了,咱们明天去镇上的印刷厂,把新的添加剂使用手册印出来吧。”
叶之澜忽然说,转头看向萧凡,“这次的手册里,加上藻株有机肥的使用方法,还有非洲那边的土壤改良案例,让村民们也看看咱们的藻株能做这么多事。”
萧凡笑着点头:“好啊,我今晚就把手册内容整理好。
对了,镇上的书店有卖农业技术的书,咱们顺便去看看,说不定能找到改善藻株生长环境的方法。”
两人就这样说着,不知不觉天就黑了。
萧凡锁上实验室的门,叶之澜拎着剩下的青稞饼,两人并肩往村里走。
夜色渐浓,星星慢慢爬上天幕,洒下淡淡的光。
田埂上的草叶上沾着露水,踩上去软软的,出轻微的声响。
“你看,那是北斗星。”
叶之澜忽然停下脚步,指着天上的星星,“我小时候,奶奶总说,跟着北斗星走,就不会迷路。”
萧凡抬头看去,北斗星在墨蓝色的天空中格外明亮,像是一盏指引方向的灯。
“咱们的藻株项目,也像跟着北斗星走一样。”
他说,转头看向叶之澜,“虽然有时候会遇到问题,但是只要咱们一起想办法,就总能找到方向。”
叶之澜看着他,眼里映着星星的光,轻轻“嗯”
了一声。
两人继续往前走,影子在月光下时而靠近,时而分开,却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
第二天一早,两人就去了镇上的印刷厂。
印刷厂的老板看着他们手里的手册内容,笑着说:“你们这项目真好,既帮村民解决了问题,还能推广到国外,我给你们算便宜点。”
印完手册,他们又去了书店。
萧凡在农业技术区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