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菌群密码(2 / 3)

度的抗真菌试剂和放线菌制剂;林晓则拿出新的记录表格,将“寄生微生物”

列成单独的监测项。

实验重新启动,实验室里的氛围再次紧张起来。

萧凡盯着模拟系统的屏幕,看着上面三条代表不同微生物的曲线相互缠绕、此消彼长——当真菌浓度升高时,寄生微生物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而固氮微生物则持续下降;当加入放线菌后,真菌浓度下降,寄生微生物的增长也随之放缓,但并没有完全停止。

“不对,放线菌对寄生微生物的抑制效果不够。”

萧凡皱起眉,将数据导出给陈雨。

陈雨接过平板,立刻去无菌室调整放线菌的浓度,同时加入了几种之前分离出的本土细菌:“我试试混合制剂,说不定本土菌群之间有协同作用。”

叶知澜则在模型里加入寄生微生物的参数,试图找到它们的生长阈值:“如果能确定寄生微生物的最佳生长温度,或许能通过调控土壤温度来抑制它。”

林晓在一旁整理数据,突然现当土壤中加入少量腐殖质时,固氮微生物的活性有轻微回升:“萧凡哥,你看这个!

腐殖质好像能提高固氮微生物的抗逆性。”

萧凡立刻凑过去,看着表格里的数据,眼睛一亮:“咱们可以做个正交实验,因素包括放线菌浓度、腐殖质含量、土壤温度,看看哪个组合能同时抑制两种入侵微生物,又促进固氮微生物生长。”

接下来的四天,实验室里的灯光几乎彻夜未熄。

四人分工明确,萧凡负责设计实验方案和分析数据,叶知澜优化生态模型,陈雨调试微生物制剂,林晓则记录每一组实验的结果。

饿了就吃泡面,困了就趴在实验台上打个盹,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培养箱里的样本。

第七天下午,实验终于有了突破。

当放线菌浓度为1o6cfug、腐殖质含量5、土壤温度控制在28c时,真菌浓度下降了9o,寄生微生物几乎检测不到,而固氮微生物的活性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的12o。

“成功了!”

林晓拿着检测报告,激动得跳了起来。

陈雨看着培养皿里健康生长的固氮微生物,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咱们可以把这个组合方案整理出来,作为后续防控的优化版。”

叶知澜则将模型模拟结果导出,画面上,雨林生态系统的各项指标都恢复了正常,藤本植物和乔木的共生曲线再次变得平稳。

萧凡刚想说话,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推开,李教授的助手抱着一个纸箱走了进来:“省院给你们寄的设备资料到了,还有一批新的培养基配方。”

林晓立刻凑过去,打开纸箱,里面除了资料,还有几支标注着“本土放线菌菌种”

的试管。

“李教授说,这些菌种是从其他雨林分离出来的,让你们试试能不能和现有的放线菌融合,提高抑制效果。”

助手笑着说。

萧凡接过试管,看着里面白色的菌液,心中突然有了新的想法:“咱们可以做菌种融合实验,培育出适应性更强的杂交放线菌,这样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都能挥作用。”

叶知澜立刻打开电脑,开始查阅菌种融合的文献:“我看看现有的融合方法,咱们需要准备peg(聚乙二醇)作为融合剂,还要调整培养温度和ph值。”

陈雨则去无菌室准备融合所需的仪器,林晓则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新的实验计划,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充满了期待。

实验室里的恒温系统依旧嗡嗡运转,但此刻,这声音不再是单调的背景音,而是充满了希望的节奏。

萧凡看着眼前忙碌的伙伴,看着桌上的菌种、培养基和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数据,突然觉得,实验室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命力——这里没有雨林的风,却能守护雨林的生态;没有土壤的气息,却能破解土壤的密码。

叶知澜突然抬起头,笑着对萧凡说:“等设备到了,咱们可以给这种杂交放线菌做全基因组测序,看看它的抗逆基因到底在哪里。”

陈雨也附和道:“到时候还能建立菌种库,为其他地区的外来物种防控提供支持。”

林晓则兴奋地说:“我还要把这次的实验过程写成科普文章,让更多人知道微生物在生态防控中的作用!”

萧凡点点头,目光落在窗外。

虽然看不到雨林的郁郁葱葱,但他知道,实验室里的每一次实验、每一组数据,都在为雨林的生机保驾护航。

他拿起一支放线菌试管,对着灯光看了看,里面的菌液清澈透明,却蕴含着守护生态的强大力量。

“咱们开始吧。”

萧凡说,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坚定。

叶知澜打开了文献,陈雨准备好了融合剂,林晓拿起了笔,实验室里再次响起了熟悉的声音——键盘的敲击声、培养箱的运转声、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谱写着属于他们的生态守护之歌。

夜幕降临,实验室的灯光依旧明亮。

最新小说: 今生只为你 我的弟弟是狼灭 刚满十八岁,系统让我开始养老 九零恶毒后妈,我靠洗白养崽暴富 都市修真便利店 铁血巾帼 穿宋后与语文天团为敌 我父母的中二幻想照进现实了!? 高武:略微出手就是系统的极限 勾帝心,陛下被钓成了翘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