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谢,随后带着幼崽消失在树林里。
“还好找到了,不然这小家伙在雪地里待一晚,肯定熬不过去。”
叶知澜拍了拍身上的雪,脸上露出了笑容。
萧凡点点头,把外套重新穿上:“咱们再去其他投喂台看看,说不定还有需要帮忙的动物。”
接下来的几天,萧凡和叶知澜每天都会去巡护投喂台,补充食物、清理积雪,偶尔还会遇到需要帮助的小动物。
有一次,他们现一只受伤的斑鸠,翅膀被冻伤了,无法飞行。
叶知澜把斑鸠带回基地,用温水给它清洗伤口,又涂了些药膏,放在铺着棉花的盒子里。
在她的精心照料下,斑鸠的伤口渐渐愈合,没过多久就能重新飞上天空了。
春节临近时,基地里渐渐有了年味。
村民们自地给基地送来了腊肉、香肠和年糕,王婶还特意蒸了一大锅馒头,分给巡护队的队员们。
“今年咱们在基地过年,得热闹点。”
叶知澜把村民送来的年货一一整理好,“我还买了些红灯笼,等会儿咱们一起挂起来。”
萧凡拿着灯笼,站在梯子上往屋檐下挂。
叶知澜站在下面扶着梯子,时不时递上胶带和剪刀。
两人配合默契,不一会儿就把院子里挂满了红灯笼,白雪映衬着红灯笼,格外喜庆。
“这样一看,倒有了过年的样子。”
萧凡从梯子上下来,搂住叶知澜的腰,“今年是咱们在基地过的第三个年了,时间过得真快。”
叶知澜靠在他怀里,抬头看着屋檐下的红灯笼:“是啊,还记得第一年过来的时候,基地还是个空架子,现在不仅有了溪溪、芽芽,还有这么多村民和我们一起守护雨林,真好。”
除夕夜那天,基地里格外热闹。
巡护队的队员、村里的老陈和李叔,还有几个留在基地过年的志愿者,都聚在食堂里。
王婶做了一大桌菜,有红烧鱼、炖排骨、炒青菜,还有象征团圆的饺子。
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饭,一边聊着天,说着这一年来雨林里的变化。
“今年最开心的就是看到芽芽长这么大,还学会了捕猎。”
老陈喝了口酒,笑着说,“以后咱们这雨林,说不定能成为华南虎的主要栖息地呢!”
李叔点点头:“是啊,现在来咱们这儿考察的专家也多了,上次还有个城里的老板说,想投资帮咱们建个生态科普馆,让更多人了解雨林。”
萧凡听着大家的话,心里满是感慨:“多亏了大家的帮忙,咱们的基地才能有今天的样子。
新的一年,咱们还要继续努力,把雨林保护得更好,让更多的动物在这里安家。”
说着,他举起酒杯:“来,咱们干杯,祝大家新年快乐,也祝咱们的雨林越来越兴旺!”
大家纷纷举起酒杯,清脆的碰撞声在食堂里回荡,温暖了整个寒冬。
春节过后,天气渐渐转暖,积雪开始融化,雨林里的草木慢慢抽出新芽。
萧凡和叶知澜忙着整理去年的监测数据,准备提交给省林科院。
张教授也再次来到基地,这次他还带来了几个学生,想让他们跟着萧凡和叶知澜学习雨林保护的经验。
“这是我的学生小林和小周,他们都是学动物保护专业的,以后想从事雨林保护工作。”
张教授介绍道。
小林和小周热情地和萧凡、叶知澜打招呼,眼里满是期待。
“以后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们。”
叶知澜笑着说,“咱们一起学习,一起守护这片雨林。”
接下来的日子里,小林和小周跟着萧凡和叶知澜一起巡护、监测动物、整理数据,很快就适应了基地的生活。
小林对红外相机拍摄的视频很感兴趣,经常熬夜分析动物的行为习性;小周则擅长植物研究,每天都会去林子里采集植物样本,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有一天,小林在分析视频时,突然兴奋地喊:“萧哥、叶姐,你们快来看!
芽芽好像在和一只小野猪玩耍!”
萧凡和叶知澜赶紧凑过去,屏幕里,芽芽正围着一只小野猪打转,小野猪也不害怕,反而用鼻子蹭了蹭芽芽的爪子,两人玩得不亦乐乎。
“没想到芽芽还能和其他动物和平相处。”
叶知澜笑着说,“这说明咱们的雨林生态越来越和谐了。”
张教授看到视频后,也忍不住称赞:“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华南虎作为顶级掠食者,很少会和猎物以外的动物互动。
现在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它们对环境的安全感越来越强,这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标志。”
随着天气越来越暖,雨林里的游客也渐渐多了起来。
萧凡和叶知澜在基地门口设立了生态科普站,由小林和小周负责给游客讲解雨林保护的知识,展示红外相机拍摄的动物视频。
游客们听得很认真,不少人还主动加入了“无痕观览”
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