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 第472章 婚后的第一次监测

第472章 婚后的第一次监测(1 / 3)

雨林故地:婚后的第一次监测

婚礼结束后的第三天清晨,天还没亮透,萧凡就轻手轻脚地起床了。

厨房的灯开着暖黄的微光,他从冰箱里拿出提前备好的面包和鸡蛋,煎蛋时特意把边缘煎得焦香——叶知澜总说,这样的鸡蛋配着热牛奶,是出前最好的能量补给。

客厅的沙上,放着两个鼓鼓囊囊的蓝色背包,是去年科考时用的旧包,萧凡前一天晚上刚洗过,布料上还留着淡淡的阳光味。

左边背包里装着叶知澜的标本夹、研究笔记和ph检测仪,右边是他的相机、三脚架和防水数据存储盒,最外层的侧袋里,还塞着两包暖宝宝和一把折叠伞——雨林的天气说变就变,这些都是上次科考落下的教训。

“醒了?”

萧凡听到身后的脚步声,转头就看见叶知澜穿着米白色的外套,头扎成一个利落的马尾,手里还攥着那本蓝色的“婚后计划笔记本”

她走到沙旁,弯腰翻看背包,指尖碰到冰凉的检测仪时,忍不住笑了:“你连我上次落在科考站的那支笔都放进去了?”

“那是你记录数据时最喜欢用的笔,笔芯还是你特意选的‘雨林绿’。”

萧凡把煎蛋盛进盘子里,又端来热牛奶,“快吃,咱们争取上午十点前赶到雨林监测点,今天要测三个泉眼的水质,还得记录附生兰的花苞生长情况,时间得抓紧。”

叶知澜坐在餐桌旁,翻开笔记本,指着其中一页说:“我昨晚把要监测的点位标好了,还查了天气预报,上午是晴天,下午可能有小雨,咱们得在下雨前把户外的数据测完,不然水样容易受影响。”

她顿了顿,抬头看向萧凡,眼里带着点期待,“对了,咱们还能去去年现细叶石斛的那个泉眼看看吗?我想知道它现在长得怎么样了。”

“当然能。”

萧凡笑着点头,“我特意把那个点位放在最后,测完数据咱们还能多待一会儿,给它拍几张照片,也算给咱们的‘婚礼纪念植物’留个记录。”

吃过早饭,两人驱车往雨林方向走。

车窗外的风景渐渐从城市的高楼变成郊外的树林,叶知澜靠在副驾上,翻看着去年的监测笔记,偶尔和萧凡聊起当时的趣事:“你还记得吗?上次咱们来这个弯道,你为了避让一只过马路的松鼠,差点把车开到路边的草丛里,后来还被李姐笑了好几天。”

萧凡握着方向盘,侧头看了她一眼,阳光落在她的梢,泛着浅金色的光:“当然记得,你当时还说‘松鼠比你的相机重要’,结果后来每次遇到小动物,你比我还先把车窗摇下来。”

两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到了雨林监测点的入口。

这里比去年来时多了个简易的木牌,上面写着“生态监测区域,禁止随意进入”

,是科考站后来立的。

萧凡把车停在指定区域,和叶知澜一起背上背包,拿着监测设备往雨林里走。

刚走进雨林,湿润的草木香就扑面而来,和去年来时的味道一模一样。

叶知澜深吸一口气,加快脚步走到一棵大树前,指着树干上的附生兰说:“你看,这株去年还只有几片叶子,现在都长出新的根茎了,看来这里的生态环境还不错。”

她拿出标本夹,小心翼翼地展开,用卷尺测量叶片的长度,又在笔记本上记下数据:“2o2411o8,监测点a,附生兰叶片长度85,根茎数6条,无病虫害。”

萧凡则拿着相机,蹲在旁边拍照,镜头对准附生兰的叶片,连上面的纹路都拍得清清楚楚:“这些照片要和去年的数据对比,看看一年里的生长变化,以后写后续报告时能用得上。”

他顿了顿,抬头看向叶知澜,“你小心点,树干有点滑,别摔着。”

“知道啦,你也别光顾着拍照,记得测一下周围的空气湿度,上次张教授说,空气湿度对附生兰的生长影响也很大。”

叶知澜一边说,一边从背包里拿出湿度计,放在附生兰旁边的树枝上。

两人分工合作,效率格外高。

上午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偶尔有小鸟在枝头鸣叫,声音清脆悦耳。

叶知澜测完一个泉眼的水质,刚把水样装进检测瓶,就看到萧凡蹲在不远处的草丛里,手里拿着相机,不知道在拍什么。

“你在拍什么呢?这么认真。”

叶知澜走过去,顺着他的镜头看去,现草丛里有一只浅绿色的蚂蚱,正趴在一片叶子上。

“这只蚂蚱的颜色和周围的草差不多,要是不仔细看根本现不了,正好拍下来,以后给科普园的小朋友做生态多样性的教材。”

萧凡说着,按下快门,“你看,它的后腿上还有细小的绒毛,能帮助它在叶子上站稳。”

叶知澜凑到相机屏幕前,看着拍好的照片,忍不住笑了:“没想到你现在还关注这些小生物,以前你只拍植物和鸟类。”

“还不是受你的影响,”

萧凡把相机递给她,“你总说‘雨林里的每一个生物都很

最新小说: 都市修真便利店 今生只为你 重生1980:开局放弃返城娶村花 刚满十八岁,系统让我开始养老 隐世大佬下山,为所欲为一路横推 都市:从炒股开始暴富 穿宋后与语文天团为敌 心软美人,反派弟弟是阴湿病娇 高武:略微出手就是系统的极限 勾帝心,陛下被钓成了翘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