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核对。
笔记上的字迹娟秀,偶尔还会画个小小的石斛图案,那是她在数据间隙放松时画的。
不知过了多久,帐篷外的雨渐渐小了。
萧凡揉了揉酸的肩膀,抬头看向窗外,天已经蒙蒙亮了。
他起身走到睡袋旁,摸了摸叶知澜的额头,温度终于降了些。
就在这时,叶知澜突然动了动,从怀里摸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递到他面前。
“这里面……是去年细叶石斛开花时夹的标本。”
叶知澜的声音还有些虚弱,“我昨天烧的时候想,咱们做这些,不是为了评职称,也不是为了拿奖,是为了让这些植物能一直在这里长下去,让以后来科考的人,还能看到它们开花的样子。”
萧凡接过塑料袋,里面的标本虽然有些褪色,却还能看清淡紫色的花瓣纹路。
他想起去年看到石斛开花时,叶知澜兴奋得像个孩子,蹲在那里看了好久,说“咱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
那一刻,他突然觉得,这三个月的辛苦都值了——他们的爱情,从来不是花前月下的浪漫,而是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扛着难,走着远路,却在彼此眼里看到了同样的光。
“放心,”
萧凡把标本放回叶知澜的怀里,帮她掖好睡袋,“咱们的报告一定会说服审批方,这些石斛,还有这片雨林,都会好好的。”
当天上午,萧凡独自去了监测点。
他先去泉眼测了水质,又去细叶石斛生长的区域取了土壤样本。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石斛的叶片上,泛着翠绿的光。
萧凡蹲下来,看着那些熟悉的叶片,突然想起叶知澜说过的话:“雨林里的每一棵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用自己的方式活着,也在为整个生态系统做贡献。”
他拿出相机,对着石斛拍了张照片,想等叶知澜好了给她看。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是科考站的李姐打来的:“萧凡,审批方说下周就来实地考察,你们的报告准备好了吗?”
“快了,李姐,”
萧凡的声音很坚定,“我们再补充两天数据,就能交上去了。”
挂了电话,萧凡收拾好设备,往帐篷的方向走。
路上,他看到几只小鸟在枝头跳跃,听到远处传来的溪流声,这些熟悉的声音,此刻都让他觉得安心。
他知道,接下来的几天还会很辛苦,但只要身边有叶知澜,只要他们一起坚持,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回到帐篷时,叶知澜已经醒了,正坐在折叠桌前整理数据。
看到萧凡回来,她笑着挥了挥手:“你回来啦?我刚把农户访谈记录整理完,咱们今天下午就能开始写报告的结论部分了。”
“你怎么起来了?不是让你多歇会儿吗?”
萧凡走过去,把刚摘的野果放在她面前。
“没事,我感觉好多了,躺着也睡不着,不如帮你整理数据。”
叶知澜拿起一个野果,擦了擦就咬了一口,“真甜,比城里买的好吃。”
萧凡看着她的笑脸,也笑了。
他把背包里的笔记本拿出来,放在她面前:“我今天测的泉眼数据和土壤样本数据都记在这里了,咱们一起看看,能不能和之前的数据对上。”
两人坐在桌前,头挨着头,一起核对数据。
阳光透过帐篷的缝隙照进来,落在他们的笔记本上,也落在他们交握的手上——那两枚刻着细叶石斛图案的银戒,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
帐篷外,雨已经停了,远处传来了鸟鸣声,清脆而响亮。
萧凡和叶知澜知道,他们的战斗还没结束,但只要他们一起,为了这片雨林,为了那些可爱的植物,为了彼此心中的理想,就一定能等到胜利的那一天。
而他们的爱情,也会像这片雨林里的细叶石斛一样,在风雨中扎根,在坚守中生长,最终开出最美丽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