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兰根之约(1 / 2)

共生晶语:雾雨森林里的兰根之约

“探索号”

穿越赤道无风带时,湿热的海风裹着雨林特有的腐殖土气息钻进船舱。

林夏刚把雨林兰样本从冷藏箱取出,叶片上便凝出细密的水珠——这是亚马逊雾雨森林独有的“雾露反应”

,萧凡凑过来观察,指尖轻触叶片绒毛:“根系暴露的问题比想象中严重,样本根部的绒毛已经开始黄,要是再吸收不到土壤养分,不出两周就会枯萎。”

他话音未落,驾驶舱传来陈禾的喊声,两人快步过去,只见海平面尽头浮现出一片浓绿的轮廓,像一块被雨水浸透的翡翠,那便是雾雨森林的边缘。

科考站联络员阿雅早已撑着棕榈叶伞等候在码头,她穿着墨绿色冲锋衣,裤脚沾着泥点:“雨季刚过,森林里的积水还没退,很多地方要靠独木舟通行。

昨天监测到‘兰心谷’的雨林兰成片倒伏,根系全都泡在水里,再这么下去,整片谷的兰花都会烂根。”

老周蹲在码头的木柱旁,正用放大镜观察附着在上面的苔藓:“这是雾林绿泉特有的‘吸水土衣’,黏液里的纤维能锁住三倍于自身重量的水分,混进晶坯涂层刚好能解决腐殖质过湿的问题。”

抵达雨林科考站的当晚,团队就召开了紧急会议。

李默通过卫星连线传来星芒谷的最新数据:“冰藻共生区的晶坯运行稳定,星芒藻活性又提升了1o,你们在雨林可以放心用之前的温感技术,有问题随时联系。”

林夏铺开兰心谷的地形图,指着标注着“绿泉”

的红点说:“阿雅说绿泉的水质含天然抑菌成分,我们可以先从那里采集水土衣,再顺着溪流往兰心谷推进。”

萧凡则在一旁调试便携式钻机:“雨林的土壤层薄,下面全是风化岩,得用特制的钻头才能把晶坯嵌进岩层,还不能破坏周围的根系。”

第二天清晨,团队分成两组出。

萧凡和阿雅带着独木舟去绿泉采集样本,林夏和老周则留在科考站改良晶坯涂层。

林夏把雨林兰的根系样本放在显微镜下,现根部绒毛的破损处有白色菌丝:“这是‘腐根菌’,湿度过85就会滋生,得在涂层里加抑菌成分。”

老周立刻从背包里取出雾林绿泉的水样,倒进装有水土衣黏液的容器,搅拌时泛起一层淡绿色的泡沫:“刚测了水样的ph值,72,刚好中和腐殖质的酸性,再混点火苔提取物,既能抑菌又能增强根系的吸水能力。”

另一边,萧凡和阿雅的独木舟在溪流里缓慢前行。

雨林里的雾气浓得像化不开的牛奶,阳光透过树冠的缝隙洒下来,在水面上形成斑驳的光点。

阿雅突然停桨,指着岸边的灌木丛:“看,那是‘护兰蚁’!

它们会啃食靠近雨林兰的杂草,还会分泌蚁酸驱赶害虫。”

萧凡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几只红黑色的蚂蚁正围着一株倒伏的雨林兰忙碌,兰根周围的土壤明显比其他地方更松散。

“要是能让护兰蚁在晶坯周围筑巢,就能形成天然的‘防护圈’,”

萧凡拿出相机拍下蚂蚁的活动轨迹,“回去可以在晶坯表面刻上蚁道纹路,引导它们定居。”

当两人抵达绿泉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喜不已。

绿泉的水泛着淡绿色的光泽,岸边的岩石上长满了吸水土衣,几株完好的雨林兰扎根在水土衣中间,根系饱满,叶片翠绿。

“这里的水土衣形成了‘天然滤水层’,把多余的水分排进溪流,土壤湿度刚好适合雨林兰生长,”

萧凡蹲下身,小心翼翼地采集水土衣样本,“我们可以把这种结构复制到兰心谷,用晶坯搭建‘滤水支架’,再铺一层水土衣,解决积水问题。”

回到科考站时,林夏和老周的晶坯改良也有了进展。

他们把新做好的涂层涂在模拟根系的纤维上,放进湿度9o的培养箱,两小时后取出观察,纤维表面没有任何腐根菌滋生。

“涂层的抑菌效果能维持15天,之后会慢慢降解,变成滋养根系的养分,”

林夏兴奋地拿着样本给萧凡看,“阿雅说护兰蚁喜欢在有湿润黏液的地方筑巢,我们可以在晶坯表面涂一层稀释的水土衣黏液,吸引它们过来。”

第三天清晨,团队带着改良后的晶坯向兰心谷出。

独木舟在溪流里行了两个小时,终于抵达谷口。

眼前的景象让人心疼:成片的雨林兰倒伏在积水里,叶片黄,根部的绒毛已经黑,只有零星几株还保持着微弱的绿色。

阿雅蹲在一株还没完全枯萎的雨林兰旁,轻轻拨开根部的泥土:“再晚来三天,这里就见不到活的雨林兰了。”

萧凡立刻拿出便携式钻机,在雨林兰根系周围的岩层上钻孔:“先把‘滤水晶坯’嵌进岩层,再用水土衣黏液把晶坯和根系连起来,形成排水通道。”

林夏则和老周一起铺设“护根网”

——这种用吸水土衣纤维编织的网,既能锁住水分又能过滤多余积水,铺在土壤表

最新小说: 心软美人,反派弟弟是阴湿病娇 都市修真便利店 刚满十八岁,系统让我开始养老 隐世大佬下山,为所欲为一路横推 都市:从炒股开始暴富 勾帝心,陛下被钓成了翘嘴 重生1980:开局放弃返城娶村花 穿宋后与语文天团为敌 高武:略微出手就是系统的极限 今生只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