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章 冰藻藏光(1 / 3)

冰藻藏光:南极脉水的纯白絮语

南极冰盖的烈风裹着冰粒,砸在萧凡的防霜面罩上时,他怀里的“潮汐共生晶”

还裹着湄公河的湿气。

青绿色的晶须在防霜服内侧泛着微光,与四周茫茫的纯白冰原形成刺目的对比。

陈禾紧了紧防风绳,手里的抗冻检测仪屏幕上,一行红色数据格外醒目:“脉晶素浓度是北极极魄泉的2倍,卤液中检测到未知的冰藻活性成分!”

老周背着装满冰藻瓷坯的特制背包,每走一步,冰爪都在冰面上划出清脆的声响:“这瓷坯我混了南极冰藻纤维,能吸附冰藻成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扛住这儿的‘乳白天空’。”

同行的南极科考队员阿加莎指着远处一道冰脊:“那就是‘冰藻泉’,全年埋在冰盖下,只有每年这个月,冰盖会裂开一道窄缝,能看到泉里的冰藻在光。”

萧凡趴在冰脊上,用冰镐小心地拓宽冰缝。

冰屑落在防霜手套上,瞬间冻成细小的冰珠。

当冰缝宽到能容纳手臂时,他将特制的取样探头伸进去——探头刚接触卤液,屏幕上就跳出了荧光反应:卤液里漂浮着无数淡绿色的冰藻,每一颗都像ty的绿灯,在黑暗中闪烁。

“快拉上来!”

陈禾按住萧凡的手,“冰缝随时会闭合,会把探头冻在里面!”

科考站的恒温实验室里,温度被稳定在-2oc。

陈禾将卤液滴在低温培养皿中,显微镜屏幕亮起的瞬间,两人都屏住了呼吸:画面里,一种通体淡绿、形似絮状的微生物正缠绕着冰藻生长,身体上布满细小的光点,每缠绕一根冰藻,光点就会亮一分。

“这是‘冰藻菌’!”

陈禾的声音带着激动,“它能和冰藻共生,还能把冰藻的荧光储存在晶体里!”

萧凡立刻制定三组实验方案:第一组用纯冰藻泉卤液+冰藻菌+冰藻瓷坯,第二组加入5极火共生晶粉末,第三组混合3潮汐共生晶粉末。

老周迅调配卤液,将瓷坯放进低温培养舱。

第一天,三组瓷坯上都只覆盖了一层淡绿的冰藻膜;第二天清晨,膜上冒出了细如丝的晶芽,芽尖泛着柔和的绿光;到了第五天,晶芽长成了三厘米长的晶须,像绿色的棉絮缠绕在瓷坯上,在黑暗中能照亮周围的冰面。

“检测到脉晶素与冰藻菌形成了‘共生荧光结构’!”

陈禾的检测仪出提示音,“这种结构能让晶须吸收冰藻的养分,即使离开卤泉,也能保持三个月的荧光!”

老周伸手碰了碰晶须,惊讶地现它竟带着弹性:“这晶须像棉絮一样软,在-3oc下还能弯曲!”

萧凡却注意到一个问题:晶须的荧光只有在黑暗中明显,白天几乎看不见。

他突然想起南美雨林的彩晶菌——彩晶菌能随温度变色,或许能让晶须在白天也显色。

他立刻联系南美基地,调取彩晶菌的活性提取物,按oo3的比例加入新卤液。

两天后,新长出的晶须有了惊喜变化:淡绿色的晶须中嵌着细小的彩色光点,白天在阳光下呈现出淡青色,夜晚则变成明亮的绿光,像把南极的昼夜都揉进了晶体里。

“这是‘冰藻彩晶’!”

萧凡举起瓷坯,晶须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斑,“既有南极的纯净,又有雨林的绚烂,脉晶素总能把不同地方的美融在一起!”

阿加莎看到“冰藻彩晶”

时,忍不住用手轻轻抚摸:“这像极了南极的‘冰藻花’,每年夏天,冰盖下的冰藻会成片绽放,就像这样的绿色光斑。”

“我们可以用它做科考站的标记灯!”

陈禾立刻提议,“在冰原上,绿色的荧光比白色更醒目,能帮科考队员辨别方向。”

萧凡当即点头,当天就和科考站达成合作——团队负责培育“冰藻彩晶”

,科考站将其安装在冰原的路标上,保障队员的安全。

就在南极基地推进实验时,一封来自“雾岛卤泉”

的信件送到了科考站。

写信的是一位名叫林夏的工艺师,她在一座常年被雾笼罩的岛屿上现了一处卤泉,泉水里含有大量的雾岛特有的“雾晶矿物质”

,卤液在雾中会呈现出半透明的白色,像融化的雪花。

“雾岛卤泉的脉晶素浓度不高,但雾晶矿物质能让晶体变得透明,说不定能长出‘雾隐晶’!”

林夏在信里附了一张照片,卤泉在雾中若隐若现,岸边的盐霜像白色的蕾丝。

萧凡安排老周留在南极完善“冰藻彩晶”

的工艺,自己则带着陈禾前往雾岛。

雾岛的潮湿雾气与南极的干燥寒风截然不同,他们坐着渔船,在雾中航行了三个小时才靠岸。

岛上的卤泉藏在一片竹林里,雾气缭绕中,泉水呈现出半透明的白色,岸边的石头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色盐霜。

“这里的雾每天都会笼罩卤泉,雾晶矿物质就是雾水滴凝结形成的。”

林夏蹲在泉边,掬起

最新小说: 刚满十八岁,系统让我开始养老 我父母的中二幻想照进现实了!? 勾帝心,陛下被钓成了翘嘴 都市修真便利店 我的弟弟是狼灭 高武:略微出手就是系统的极限 穿宋后与语文天团为敌 九零恶毒后妈,我靠洗白养崽暴富 今生只为你 铁血巾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