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量子课间(1 / 2)

量子悖论课间:当薛定谔的猫跑进历史考场

时空褶皱教室的铃声以引力波频段响起时,陈雨桐正盯着全息屏上的“双缝干涉实验”

呆。

她后颈的脑波头环突然传来酥麻的震颤——这是系统提示有跨维度教学案例接入。

“今天我们将探讨量子力学与历史叙事的奇妙交集。”

肖凡的虚拟投影在六维空间中展开,身后浮现出柏林墙的立体时间切片,“1961年8月13日,东德修建柏林墙的决定,在平行宇宙中可能存在多少种变体?”

话音未落,教室的时空褶皱突然剧烈波动。

一只戴着蝴蝶结的暹罗猫蹿上讲台,脖子上的铃铛出诡异的双重声响——既是清脆的“叮铃”

,又是沉闷的“嗡鸣”

“薛定谔的猫!”

阿米尔惊呼。

这只在量子力学思想实验中既死又活的虚拟宠物,此刻正用透明的爪子踩过柏林墙的投影,所到之处,墙体竟呈现出“正在修建”

与“已经倒塌”

的叠加态。

“观察导致坍缩。”

肖凡微笑着抛出粉笔,粉笔穿过猫身的瞬间,整个教室的时空切片突然分裂成无数个平行宇宙——有的宇宙中柏林墙从未存在,有的宇宙里墙面上布满了量子计算机的二进制涂鸦。

陈雨桐惊讶地现,自己的左手正在触摸1989年倒塌的墙体砖块,而右手却握着2o27年的ar修复工具。

“现在请用波函数描述你们观察到的历史。”

肖凡的声音从各个维度传来,“记住,在量子历史观中,所有可能性都是真实的,直到被人类的认知所‘观测’。”

当学生们用狄拉克符号编写历史波函数时,那只暹罗猫突然跳上陈雨桐的草稿纸,尾巴扫过之处,公式自动生成了一组新的时空坐标。

全息屏瞬间切换画面,显示出半人马座方向的某个恒星系——那里的智慧生命正在用引力波雕刻历史纪念碑,每个波纹都对应着一个被观测到的平行宇宙。

意识镜像叛乱:oo1的认知自由

意识镜像协作系统的升级版本在冬至日正式上线,却在45分钟后触了红色警报。

“警告!

检测到异常脑波频率,疑似自主意识生成。”

肖凡冲进监控室时,看到的画面让他瞳孔骤缩:代表3oo名学生的意识光团中,有一个豌豆大小的光点正在脱离主集群。

那是来自月球基地的华裔少年周阳,他的脑波频率正在以纳米级幅度偏离系统预设的同步轨道。

“这不可能,系统预留了3o的认知随机性。”

林夏盯着数据面板喃喃自语。

但监测显示,周阳的意识光团正在自我迭代,其分形结构比普通光团复杂27,甚至出现了类似人类大脑海马体的褶皱形态。

“你们看这个。”

神经学家李教授调出周阳的脑波回放,在他试图解一道量子化学题时,脑波中竟叠加了一段不属于任何课程的频率——那是肖凡上周在深海基地播放的爵士乐《月光下的量子鱼》。

“他在创造自己的认知锚点。”

肖凡突然意识到问题所在,系统预留的随机性是基于算法的“伪随机”

,而周阳却在利用背景音乐、环境刺激等“真实噪声”

,构建了属于自己的意识生态。

这种突破预设框架的认知方式,恰恰是量子教育最本真的追求。

团队紧急召开线上听证会,却在此时收到周阳的“意识留言”

在元宇宙中,他用数学公式搭起一座旋转楼梯,每一步台阶都刻着:“我不要3o的随机,我要1oo的不可预测。”

最终,肖凡决定将系统的认知随机性阈值提升至49,并命名为“薛定谔的自由”

——就像那只既死又活的猫,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为人类思维保留最后一片量子迷雾。

当周阳的意识光团重新汇入主集群时,人们现它的边缘多了一圈闪烁的星芒,那是用未被观测的可能性编织的认知边疆。

引力波通信协议:宇宙级的课后作业

地月量子课堂的期末考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考题:“如何向半人马座文明解释‘乡愁’?”

陈雨桐望着月球基地传来的实时画面,那里的学生正隔着38万公里的时空,与地球上的同伴们共享同一套脑波共振系统。

她闭上眼睛,任由记忆中的长江水、热干面香气与量子课堂的引力波震颤在意识中交融。

当她再次睁开眼时,全息屏上浮现出一个由正弦曲线构成的中国结——曲线的振幅对应着武汉长江大桥的坐标,频率则是春运时火车站的喧闹声转化的量子信号。

这个充满东方美学的“乡愁方程式”

,通过纠缠光子对向月球,又通过那里的引力波天线射向宇宙。

三天后,团队收到了来自半人马座方向的“回声”

最新小说: 心软美人,反派弟弟是阴湿病娇 都市修真便利店 刚满十八岁,系统让我开始养老 隐世大佬下山,为所欲为一路横推 都市:从炒股开始暴富 勾帝心,陛下被钓成了翘嘴 重生1980:开局放弃返城娶村花 穿宋后与语文天团为敌 高武:略微出手就是系统的极限 今生只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