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朱门辞:瑾王爷的仵作妃 > 正文 第七十六章:西郊古墓迷雾深

正文 第七十六章:西郊古墓迷雾深(1 / 2)

    太医院藏书阁中那本薄册上的寥寥数语,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瑾王府书房的每个角落。永和年间、西郊古墓、幽蓝珠、诡异死法……这些关键词串联起来,指向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可能性:“幽冥珠”并非宫廷造物或南洋邪术的产物,而是来自某座被岁月尘封的古墓,是一件不祥的“出土物”!

    “若真如此,”楚瑾宸眸光锐利如刀,在书房内缓缓踱步(如今他在私密处已无需时刻伪装残疾),“那此物的邪异,或许并非人为施加的巫蛊,而是其本身便携带的、某种来自地下深处的……阴毒或者诅咒?”他用了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词汇,但意思已然接近林微所想的“特殊病原体”或“放射性物质”等概念。

    林微神色凝重地点头:“极有可能。古籍中常记载古墓中有‘尸毒’、‘瘴气’,虽多属臆测,但某些密闭千年的墓穴中,确实可能滋生未知的细菌、病毒,或者含有特殊矿物放射,接触者易患怪病。那‘幽冥珠’若长眠于此类环境中,沾染上致命之物,也不无可能。”

    这个推测让事情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如果“幽冥珠”是天然携带危险的古物,那么当年它被献入宫廷,是无意之举,还是有人深知其害,故意为之?楚瑾宸在北境遇袭,使用的武器是否也沾染了从这珠子上提取或模仿的“古墓之毒”?

    “西郊……古墓……”楚瑾宸沉吟着,走到悬挂的京城及周边详图前,手指点在西郊一带,“永和年间距今已远,地貌变迁,寻常古墓恐怕早已湮没无闻。但能产出如此奇珠的墓葬,绝非平民百姓之墓,至少是王侯级别。玄一!”

    “属下在!”玄一应声而入。

    “立刻去查!”楚瑾宸下令,“第一,查阅所有能找到的永和年间及更早的地方志、野史、笔记,重点寻找关于西郊一带大型墓葬的记载,尤其是涉及‘夜明珠’、‘异宝’或‘诡异事件’的传说。第二,派人暗中走访西郊年老居民,打听祖上流传下来的关于古墓、宝藏或者离奇死亡的轶闻。第三,调查近几十年来,西郊一带可有盗墓活动异常频繁的时期,或者有无盗墓贼离奇死亡的案例发生。”

    他的思路清晰,从文献、口述和现实案件三个方向同时入手,力求找到那座可能存在的古墓线索。

    “是!属下立刻去办!”玄一领命,匆匆离去。

    楚瑾宸又看向林微:“微儿,太医院那边,我们还需继续维持联系。沈墨既然指引我们找到这个方向,或许他那里还有更多关于此类‘古墓恶疾’的记载。你可借探讨‘古籍中所载水土不服引发的怪症’为由,继续与太医院交流,旁敲侧击。”

    “妾身明白。”林微应下。她深知,与太医院保持良好关系,不仅是探查线索的需要,未来若真面对与“幽冥珠”相关的疾病,或许还需要借助太医们的力量。

    接下来的几日,瑾王府的暗探们如同撒出去的网,悄无声息地渗透到京城的各个角落,尤其是西郊地区。查阅古籍、走访乡老、探查案情……各项工作在玄一的统筹下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林微则再次拜访了太医院,这次她带去了更多“济世堂”遇到的、与环境污染或地域特性相关的疑难病例,与太医们进行深入探讨。她有意将话题引向“某些特定地域是否易生怪病”、“古墓、矿洞等阴湿之地是否藏有未知病源”等方向,果然引发了太医们的兴趣和讨论,也让她从中捕捉到一些零碎的有用信息,比如某位太医提及前朝曾有过“矿工怪病”的记载,症状与伤口溃烂发热有相似之处。

    然而,关于西郊古墓的直接线索,却如同石沉大海,进展缓慢。年代久远,记载模糊,民间传说真伪难辨,而盗墓案更是隐秘难查。

    就在调查似乎陷入僵局之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了回来。

    这日,玄一带回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情报:“王爷,王妃,属下的人在西郊一个叫‘落雁坡’的村子走访时,听一位九十多岁的老猎户提起,他小时候曾听祖辈说过,落雁坡后山深处,旧称‘王爷岭’的地方,好像埋着一位前朝的大人物,但具体是谁,早就没人知道了。老猎户还说,约摸四十多年前,也就是永嘉帝登基前后那

最新小说: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我在大明开超市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你尽管造反,镇压失败算朕输 白月光破棺而出 升龙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乱世荒年:从打猎开始无限抽奖 晋末长剑 王猛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