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理来说,既然两位妖皇陛下已经来到这个位置的世界,最应该做的也是降下洪荒大陆,优先确认自己所属的世界具体是那个世界才对,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在启动这个世界之前用心筹谋,最终提前来将他们经历过的苦难洗刷,将错误杜绝在萌芽之中才是。
但是他们对此那是一点想法也无,反而因为帝俊在世界壁垒之中的自作主张闹得不可开交,实在不是圣人该有的作为。
现在的两位妖皇陛下除了没有圣位,无论是战力还是境界都远比在巫妖量劫中要强大的多。
当然,这种强大也不是没有代价的,向死而生的觉悟也只有在死生之间的大恐怖才能堪破,死了之后还能回归本身可以说他们预留的后手强大,但是这种随机的,带触式的后手本身就是在搏命。
要不是重组了洪荒大陆,要不是将西游世界收纳进入洪荒宇宙,就他们复生所需要的能量与因为洪荒宇宙灵力不断降级的现实对上,那么一切都是无根之木罢了。
因缘际会之下,洪荒大陆重组,又有了西游世界的灵力支持才将他们的后手暴露出来,即便如此,要是老君不深度介入其中也是枉然,三十三重天的一战是金乌十太子得了无数机缘才破了深藏于他们神识之中的混沌钟的种子,这才初步唤醒了他们的真灵,哪里也不过是一处特殊一些的秘境罢了。
所以他们的归来充满了无数的机缘,这一点将他们在巫妖时期的很多观念都彻底打破了,加上在之前了解的西游和封神世界的遭遇,让他们更加确认了一个事实,他们对于世界的影响不可以说没有多少意义,即便是他们如何试图改变也是一样。
因此进入此地之前他们就下了一个论断,只是观察而不介入,这样才能将更多的隐秘理清,也能探究量劫世界成形的原因。
这个能够将量劫世界斩出来的大能绝对不会做无意义的时期,他们依次进入这些世界本身就藏着无数的机缘,无论是对他们自身的道,还是对洪荒宇宙的未来都会提供全方位的提升,要是他们胡乱作为的话,反而成为局中之人,最终一叶障目,难见青天!
因此,帝俊想着将机会让给太一,因为他深信是自己的暴虐才使得先天人族灭绝,才使得洪荒可以对于三道和六圣任意拿捏。
但是太上却不是这么想的,想当初三族陨落,要不是帝俊用他绝强的实力和人格魅力团结起来先天生灵和妖族,一盘散沙之下的他们才会让灭了罗睺的鸿钧为所欲为。
玄门和西方教是鸿钧可以制造出来制衡天庭的,三清和女娲,甚至西方二圣都不过是他将用天道圣人的名分裹挟成为他的打手,虽然因为太上的存在使得鸿钧的战略目标产生巨大的偏差,三清于天庭并行不悖,甚少产生龃龉。
甚至女娲更是成为妖族的底牌,名正言顺的将妖族的势力一步步的推高,最后鸿钧无奈才动了分化妖族的心思,潜移默化的造就了巫族的存在,进而引了巫妖量劫。
有心算无心之下,三清都只能独善其身,更是让元始背上无数黑锅来麻痹鸿钧,对于后天人族无论是三清还是女娲都是多有照拂,一步步斩断鸿钧直接插手人族事务的可能,甚至分割出来三界,将天道的威势局限在天庭之中。
那么凭什么帝俊会觉得他的一切作为都是自己的倒行逆施,而不是中了算计,身不由己?!
再说最终的巫妖之战,要是当时帝俊不是几次三番的给足了巫族展的时间,甚至在后土选择神话轮回的最后一刻停止了大战,放任后土离开,可会有地道之主的诞生?
要知道现在他们就可以单独布置出来周天星斗大阵,此阵的阵眼从始至终也有且只有他们二人,但是就是因为鲲鹏的叛逃导致他们和巫族同归于尽你敢信?妖师鲲鹏这口锅一背就是无尽岁月,从妖族大能对他的颐指气使和不待见可知,鲲鹏在妖族的地位高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他的阵法造诣,而不是他的实力。
从始至终,赤魈敌视和厌恶他,北俱芦洲的妖族更是将他当作丧家之犬一般的驱赶着,打压着,鲲鹏可敢有反抗?!
因此,关于巫妖量劫最终两败俱伤的原因划归道鲲鹏的背叛简直就是笑话,这是帝俊在那时就为自己做的一切付出过代价了,那就算是断了因果才是,如何还要他的大兄再死一次?!
当初太一可以为了保留下妖族选择和他的大兄舍弃妖族消解量劫,这一次,他也要将大兄从自我沉沦和否定中拉出来,为妖族留下最宝贵的领袖,再次统一妖族,因为,他们的敌人从来不是巫族,甚至不是鸿钧,而是外来的幽渊族,那个可以轻易毁掉一个世界的种族,他们如同附骨之蛆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洪荒宇宙。
大兄看不清这一点的话,那么三清以及无数为了洪荒宇宙牺牲的生灵都白死了。
太一却是不能将这一切宣之于口,或者说说了也没有用,钻了牛角尖的帝俊绝对不会有心思想这些,而且已经给自己找好了归宿,这才是太一如此暴虐的原因。
当太极空间在未知世界历经漫长无比的探索依旧一无所获的时候,当长时间的维持空间已经让太一无法坚持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