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的度极快,眨眼间便冲出了天庭。
他不顾自身修为降低的风险,毅然决然地朝着朝歌城疾驰而去。
一路上,风驰电掣,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他让路。
没过多久,老君便抵达了朝歌城的摘星楼旧址。
他心急如焚,根本无暇顾及其他,直接施展出女娲利用造人的神通,借用人道气运和朝歌城中帝辛的气息,开始施展招魂之法。
在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帝辛毅然决然地献出了自己的肉身,甚至连真灵也一同破碎。
然而,就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老君展现出了他无与伦比的神通,强行施为,使得帝辛的灵魂缓缓地在摘星楼的位置上显化出来。
按照常理,帝辛的灵魂本应出现在紫霄宫的空间之中,但此刻的他,用“千疮百孔”
来形容都算是一种夸赞了。
他的灵魂已经破碎成无数的灵魂粒子,仿佛风中残烛,岌岌可危。
而老君呢?他的身体也在颤抖着,连那小小的葫芦塞都难以拔出。
他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
终于,他用尽全身力气,将拂尘甩开,然后迅卷起袖子,用牙齿紧紧咬住,以此来固定住自己的手臂。
经过一番艰难的努力,他终于成功地拔掉了塞子,颤抖着取出了无数金丹。
这些金丹,每一颗都蕴含着无尽的灵力和精华。
老君毫不犹豫地将它们一一捏碎,然后将这些破碎的金丹打入帝辛那破碎不堪的灵魂之中。
随着金丹的融入,帝辛的灵魂粒子开始逐渐聚合在一起。
这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但在老君的坚持和努力下,帝辛的灵魂终于开始慢慢恢复。
看着帝辛的灵魂逐渐聚合,老君如释重负,他再也顾不得自己的形象,半瘫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
然而,帝辛的真灵之伤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不过,只要后土还在,就还有一线生机。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将帝辛接引进入天庭,让他得到更好的治疗和恢复。
且说那始皇帝和朱元璋,他们二人本就并非此世之人,所以只要帝辛能够成功掌控人道,那么要对付他们自然是易如反掌。
此时的老君心急如焚,甚至来不及稍作歇息,便随手召唤出自己的坐骑青牛,然后带着帝辛如流星赶月般朝天庭疾驰而去。
就在他们穿越那绚烂夺目的极光之时,突然间,一道耀眼的光芒从天而降,直直地落在了老君的身上。
定睛一看,原来是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玉玺!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老君并未表现出过多的惊讶或言语,他只是顺手将玉玺收入自己的衣袖之中,然后继续带着帝辛马不停蹄地朝天庭疾驰而去。
而与此同时,那柄传说中的人皇剑也仿佛感受到了帝辛的召唤一般,从紫霄宫的空间中跌落而出。
它如同拥有生命一般,循着帝辛的灵魂轨迹,如飞鸟投林般径直飞了过去,最后轻巧地悬挂在了帝辛的腰间。
就这样,没有实体的灵魂与那威震天下的人皇剑紧密相连,一同朝着天庭疾驰而去。
再看那童子,他站在原地,眼睁睁地看着高空中道祖被众人围攻的惨烈局面,心中焦急万分。
然而,他心里也很清楚自己的实力几斤几两,根本无法在这场混战中帮上什么忙。
于是,他只能不断地向后退缩,一直退到了御座旁边,这才一屁股坐了下来,仿佛全身的力气都在这一刻被抽走了一般,连四肢都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看着风风火火出去又回来的老君,童子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
他原本打算在老君面前硬气一把,展现出自己的骨气和胆量,可当他看到老君那冷漠而不带丝毫感情的眼神时,他的身体却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
童子努力想要稳住自己的身体,但那颤抖却愈剧烈,他心中的勇气瞬间烟消云散。
尤其是当老君那冷漠的目光再次扫过他时,他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梁骨上升起,所有的悸动都在这一刻被彻底打消。
进入兜率宫后,老君终于静下心来。
他知道,对于紫霄宫的事情,他现在已经无能为力。
虽然他对本尊充满了关切,但他也明白,以他目前的能力,实在无法为其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因此,为本尊筹谋后事,成为了他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
与此同时,朱棣正站在路边,凝视着路过此地的老君。
他的目光随后转向高空,那里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争斗。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朱棣心中感慨万千。
如今,洪武一朝的老人们都随着父亲一同离去,只剩下他独自一人留在这里。
眼见着一切都已尘埃落定,朱棣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
他果断地骑上大马,将身后的大纛一卷,然后紧紧地握在手中。
紧接着,他用力一挥马鞭,驱使着马匹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去,径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