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诸侯来朝歌议事,我要他们先把我的大义名分坐实,让这些心怀叵测之辈,狗急跳墙!
“
就在帝辛召集四大诸侯进京的消息不胫而走之后,整个殷都都被这一事件所震撼。
人们纷纷猜测这一举动背后的深意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先,那些仍在殷的老旧贵族们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串联。
他们聚集在一起,在帝辛的眼皮子底下,展开了漫长而喋喋不休的讨论。
这些贵族们各抒己见,分析着这件事情的利弊得失,试图揣摩帝辛的真正动机,以及四大诸侯进京后可能产生的种种后果。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他们讨论得热火朝天,但却没有一个人敢于站出来直接提出造反的想法。
这让那些得到情报的文武官员们都瞠目结舌,觉得难以置信。
他们原本以为这些老旧贵族会对帝辛的决定表示强烈反对,甚至可能采取极端行动,但现实却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
这些官员们一个个义愤填膺,觉得自己之前的忧虑都白费了。
他们在朝堂上争论不休,口干舌燥,却始终无法改变这些老旧贵族的态度。
除了一些车轱辘话外,他们似乎找不到其他更有效的方法来应对这一局面。
消息最终传到了帝辛那里,他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表太多意见。
对于这些老旧贵族的反应,他似乎早有预料,并且并不在意他们的讨论结果。
然而,就在众人都以为这场风波即将平息的时候,一个神秘的人物悄然出现。
这个人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让人看不清他的真实面目。
他趁着夜色,潜入了老旧贵族的会议现场。
在会议中,这个神秘人没有过多废话,直接给出了一个破坏四大诸侯进京的方略。
他的计划详细而周密,让在场的老旧贵族们都为之震惊。
然而,还没等他们来得及详细询问,这个神秘人便迅退了出去,仿佛他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之后,无论怎样寻找,都再也找不到这个神秘人的踪迹。
他就像一个幽灵,在完成任务后,瞬间消失在众人的监视之中,留下了一堆惊愕和疑惑他的出现毫无征兆,仿佛从天而降一般,令人猝不及防。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老旧贵族们却像是突然找到了主心骨一样,开始认真地制作起方案来,而且还积极地付诸实践。
这一变化,让得到消息的帝辛不禁眉头紧皱,心中暗自思忖:这些老旧贵族究竟是怎么了?
帝辛对四大诸侯的生死并不在意,他真正关心的是如何让这些老旧贵族上钩,落入他精心设计的陷阱之中。
然而,这些老家伙们却像泥鳅一样滑不溜手,无论帝辛如何引诱,他们就是不上当,这让帝辛感到十分无奈,心中犹如吞下了一口苦水。
与此同时,后宫之中也不平静。
四大诸侯之一姜桓楚的女儿,早年嫁给了帝辛,被封为皇后。
她得知帝辛要召见四大诸侯入京,心中顿时一紧。
作为一个自幼在诸侯势力中长大的长女,她对政治的敏感度远常人,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于是,姜皇后毫不犹豫地找到了帝辛,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臣妾的父亲年事已高,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实在经受不起长途跋涉的辛劳。
还望陛下看在臣妾的薄面上,免去父亲入京之苦。”
她的语气中透露出对父亲的担忧和关切。
姜皇后心里很清楚,如今的四大诸侯势力庞大,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
帝辛此番召见,恐怕不会有什么好事。
以帝辛一贯强横的处事风格来看,这次召见必然会伴随着一场腥风血雨。
作为四大诸侯名义上的大哥,东伯侯姜桓楚对于其他三位诸侯渐渐显露出来的不臣之心选择了默许。
不仅如此,他还与西伯侯保持着长期的良好关系。
然而,如今却传出了天命归周的说法,这无疑给他们四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一旦他们踏入朝歌,若不与西伯侯翻脸,恐怕难以通过这一关;但若是翻脸,那岂不是真的要公然对抗天命吗?姜皇后的这番言辞,让帝辛感到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应对。
最终,帝辛选择了摔袖离开,并下令封禁后宫,将姜妲己推到了台前,开始了一场露骨的恩爱秀。
姜皇后因这一变故,在后宫中失去了权柄,这对她来说简直是无法接受的打击。
在极度的痛苦和无奈之下,她心生一计,决定将自己的儿子殷洪和殷郊偷偷送出朝歌,最终送回东伯侯国。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姜皇后摆出一副贞洁烈妇的姿态,慷慨陈词,对妲己进行了严厉的斥责。
她将妲己贬斥为妖妃,指责她祸乱朝纲,给国家带来了灾难。
殷郊和殷洪的出逃计划尚未实施,便已被内廷识破。
负责策划此事的姜桓楚的部下,竟敢直接行刺帝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