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喝。
此外,贫道这里还有一张符篆,想借此大典进献给陛下,以祝贺陛下福泽苍生,永享太平!”
秦王听了徐伏的话后,原本紧握着剑柄的手慢慢地松开了。
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又向前迈了一步,离徐伏更近了一些,两人之间的距离已经不到半米。
然而,正当秦王准备再往前迈出一步时,徐伏突然通过一种神秘的传音入密的方式对他说道:“陛下,那张龙椅坐不得啊!”
秦王悚然一惊,心中涌起一股寒意,但他的面色却并未流露出丝毫的异样,依旧保持着镇定自若的神情。
他迅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伸出手,微笑着说道:“仙家此次前来祝贺,寡人礼数不周,还望仙家多多包涵!
不知这符篆现在何处呢?”
徐伏见状,也伸出手,从自己的道袍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符篆,然后郑重地递给秦王,同时再次传音道:“这黑龙国运被囚于龙椅之中,陛下您可知道啊?您的本命被囚于此,如今您却还在自行镇压,恐怕这祸事已经不远了!
这张符篆虽然可以保您暂时立于龙,但能否真正脱困,还得看您的造化了。
所以,陛下切记,绝对不可下坐,也不可久立啊!
待大典结束之后,我自会再来寻您!”
徐伏双手恭敬地呈上符篆,然后缓缓抬起头,如同饮酒一般仰头做了一个动作。
就在这时,秦王威严的声音响起,下令让公子扶苏亲自上殿献酒。
扶苏应声而出,步履稳健地走到殿中,将一壶御酒呈给徐伏。
徐伏微笑着接过酒壶,然后轻轻揭开盖子,一股浓郁的酒香顿时弥漫开来。
他不慌不忙地将法令化入酒水之中,只见原本清澈透明的酒水在瞬间变成了金黄色,仿佛被赋予了神奇的魔力。
徐伏凝视着这壶酒,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然后毫不犹豫地仰头一饮而尽。
饮完酒后,徐伏并没有立刻放下酒壶,而是对着酒壶轻轻一点。
刹那间,酒壶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托起,缓缓飞到空中,然后在半空中旋转几圈后,稳稳地落在了扶苏的手中。
徐伏见状,微微一笑,然后躬身向秦王行了一礼,便转身离去。
他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在众人的注视下悄然消失于大殿之内,仿佛他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秦王对徐伏的离去并未多加关注,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手中的符篆上。
他小心翼翼地将符篆放入怀中,然后重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袍,准备继续大典。
当秦王按照计划走到龙椅之前时,大殿内的文武百官立刻齐刷刷地跪下,向秦王行朝拜之礼。
然而,秦王在接受了一礼之后,突然抬手叫停了众人的跪拜。
众人有些惊愕地抬起头,看着秦王。
只见秦王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坐在龙椅上,而是走出御案,拔出腰间的礼剑,横在胸前,止住了大典的朝拜仪式。
秦王面色凝重地说道:“朕即位秦王以来,日夜殚精竭虑,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方得今日之统一大业。
这一切,靠的从来都不是这些繁文缛节,而是朕手中之剑,以及大秦锐士们手中之剑!”
“凡天下子民皆是大秦之民,从此不可再有国别之分。
“
“凡天下之地皆为大秦子民之地,不可断其交通“
“凡天下之民皆要习得大秦律法,遵照执行!
除各国律法,敢有再提各国律法者,以谋逆论处!
“
……
秦王在登基大典上,庄重地颁布了一系列重要诏令,其中包括书同文、车同轨等具有深远影响的政策。
这些诏令的布,标志着秦国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统一的文化和交通体系即将建立。
完成登基大典的各项程序后,秦王缓缓地站起身来,他的动作优雅而庄重,仿佛整个大殿都在为他的存在而屏息。
他身着一袭黑色的龙袍,上面绣着精美的金色图案,袍袖随着他的动作轻轻飘动,宛如流云。
秦王转身,步伐稳健地走向咸阳宫大殿的中央,每一步都似乎蕴含着无尽的威严。
他的身影高大而挺拔,犹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令人心生敬畏。
当他终于走到龙椅前时,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坐下来,而是手持长剑,静静地站在那里。
他的目光如炬,扫视着殿内的群臣,那威严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
群臣们在秦王的注视下,纷纷低头行礼,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们知道,这位新登基的秦王,将会带领秦国走向一个新的辉煌时代。
秦王见状,微微颔,表示对群臣的回应。
随后,他诏令丞相王绾、廷尉李斯、太尉王翦等重臣上前,开始处理政务。
这些重臣们迅行动起来,有条不紊地汇报着各项事务,秦王则认真倾听,不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