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
这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啊!
幽古心里暗自叫苦不迭。
他知道,一旦自己拿走了这个东西,就意味着他已经被幽渊族彻底抛弃了。
幽古的额头上的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顺着他的脸颊滑落,一直流到下巴处,然后开始汇聚成一小滩。
过了好一会儿,那一小滩汗水才滴答一声掉落在地上。
而此时,那些跪在地上的幽渊族人,一个个都吓得不敢抬头。
他们恨不得把自己的脑袋塞进裤裆里去,生怕被幽古现他们的存在。
所以,他们对幽古所做的一切都毫不知情,自然也没有看到那个被传送过来的巨大蛋状物。
幽古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深知自己完全无法与门户后面的存在抗衡。
尽管内心早已被惊骇所淹没,但他不敢有丝毫的流露,生怕引起对方的不满。
他的脸上写满了惊恐,仿佛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以此来祈求门户对面不会有更可怕的东西被传送过来。
然而,就在幽古以为自己的表现或许能够稍微缓解一下局势的时候,他却惊恐地现门户竟然开始明显地收紧,甚至有要关闭的趋势。
这一变化让幽古原本就高悬着的心瞬间沉入了谷底,他知道自己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
与此同时,红莲业火的灼烧终于开始显现出效果。
青铜巨鼎表面的纹路逐渐消散,原本巨大的体积也因为煅烧而不断缩小。
很显然,如果没有幽古的控制,单凭大鼎本身的力量,对于红莲业火的抵抗是非常有限的。
那么,失去了幽古的控制,大鼎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呢?它是否能够承受住红莲业火的猛烈灼烧?而幽古又将如何应对这一局面呢?最高利器就不要想了,被损毁到如此严重的地步,就算此战得胜,也免不了被销毁的命运,幽渊族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耻辱出现的。
青铜大鼎再一次缩小,这样的变化最终还是将幽古惊醒,木讷的幽古看着跪伏在地的幽渊族,那种无名业火就升腾而出,这是受到红莲业火的影响了吧,谁知道呢?只听到幽古的咆哮随后传来:“废物!
废物!
一群废物!
趴在这干什么?等死吗?给我滚出去,就算是死,也给我扑灭鼎外大火再死!”
如同得到特赦一般,鼎内的幽渊族对于不再直面幽古还是十分乐意的,因此一个个寂静无声的开始朝着大鼎之外飞去,刚到鼎口就被笼罩的业火焚成虚无的大有人在,但是他们也只能前赴后继的不断朝外涌去,不然,等待他的是幽古的怒火,十个、百个自己都不够幽古怒火的万分之一杀的。
在各方施展各自的神通之后,令人惊讶的是,确实有相当数量的幽渊族人成功地摆脱了大鼎的束缚,出现在大鼎之外。
这一情况的出现,让原本处于劣势的幽渊族看到了一线生机。
于是,幽渊族的领当机立断,立刻传令正在战场上与洪荒一方激战的族人全部撤出战场,集中力量来应对青铜大鼎所带来的危机局面。
这一决策的实施,使得原本已经陷入混乱和胶着状态的战局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原本处于下风的幽渊族开始逐渐稳住阵脚,并开始有组织地向青铜大鼎起反击。
然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局势变化,老君的脸色却显得异常凝重和沉默。
他静静地观察着战场上的一举一动,似乎在思考着应对之策。
与此同时,帝辛却注意到了一个细节——老君原本紧紧握住拂尘的手,不知何时已经松开了。
这个细微的动作让帝辛意识到,老君对于当前的局势可能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
就在这时,始皇帝展现出了他一贯的冷静和果断。
他恭敬地向老君拱手说道:“老君,虽然目前局势看似有所好转,但要说已经完全扭转乾坤,恐怕还言之过早。
毕竟,只要我们能够解除大鼎先天圣火的猛烈攻势,恐怕这一切又会回到原来的轨道上。
所以,依我之见,此刻我们应当乘胜追击,不给幽渊族任何喘息的机会,这样才能确保最终的胜利!”
老君的确是个精明的人,善于谋划和算计,但与统一华夏的始皇帝相比,在对军事形势的判断上还是稍逊一筹。
这就像人们常说的“术业有专攻”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
帝辛听到始皇帝的这番话,心中不由得一震。
他意识到自己之前过于关注老君,而对整体局势的观察出现了疏忽。
这种失察对于一个王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甚至可能导致致命的后果!
始皇帝最后那句话,似乎是在暗示帝辛。
帝辛若有所思地看向始皇帝,现他的表情十分坦然,没有丝毫异样。
帝辛不禁暗骂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对始皇帝的误会感到有些愧疚。
于是,帝辛深施一礼,诚恳地说道:“人皇所言极是,寡人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