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个带有猎奇色彩的旅游园区,通过门票和衍生品,快速回笼资金。
财务总监也知道,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了。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
几乎就在他调动资金的同时,一些模糊却极具冲击力的照片和短片,开始在小范围的市民圈子里悄悄流传。
那是所谓“安置房”的影像:偏僻荒凉的地段、墙体上触目惊心的裂缝、渗水发霉的天花板……
虽然画面质量不高,来源神秘,但在当下李家城被媒体捧为“圣人”的背景下,这种巨大的反差效应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
“咦?李生不是大善人吗?就给街坊安排这种破房子?”
“看来报纸上吹得天花乱坠,都是假的吧?”
“我就说嘛,无奸不商,哪有真的活菩萨。”
质疑和嘲讽的窃窃私语,如同病毒般在茶楼、街市、办公室蔓延开来。
舆论的风向,开始出现了微妙而危险的转变。
李家城脸色铁青,他几乎瞬间就断定,这绝不是偶然!
这是有人精心策划的舆论攻击前奏,是警告,更是下一步致命打击的信号弹。
幕后黑手,除了邵维鼎,不会有第二个人!
“让星岛日报去实地报道,澄清这些谣言。”
李家城迅速做出决策:“我们在新界的两块地,不是有高价买回来的邨屋吗?让星岛日报的记者,过去拍照采访,辟谣那些无良小报的报道。”
他的声音难掩慌乱。
但这一切,仅仅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