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之中有一堆事等着燕飒茗定夺,打发了两位嫔妃出宫,接下来还要抽出时间等管事回话。
燕飒茗不管事,皇宫中的事,她还是要知道的,不能哪天被人蒙骗过去。
帝后两人回宫之后一直没有动静,等半天的世家之人,夜里在惶恐中睡个好觉。
一觉醒来,就有两家人头落地,燕飒茗白天忙完,夜里还不忘让女官写一道圣旨。
跟昭明帝做了几年夫妻,两人真是一点默契都无,听到消息,燕飒茗和昭明帝两人同时都被气笑了。
“陛下这是为何!上次还与本宫说了,凌家阳奉阴违,鱼肉百姓,草菅人命,怎么如今又忘了!”
“梓潼莫气,此事怪朕,是朕忘了凌家。”
凌家就这么全家抄家灭门,还有一个被昭明帝放在心上的罗家,两家齐齐完蛋。
至于罗家,本质上并不无辜,燕飒茗抢了先机,又夸陛下杀的好,罗家就该满门抄斩。
“这些小打小闹也该结束,王氏女那边,月底就要入三皇子后院。”
“就是月底,三皇子妃昨日还向本宫过来请安,这是个好孩子,许给三皇子,真是委屈她了。”
“这是她的选择,三皇子没有生育能力,她也不能生,两人正好一对。若是有朝一日三皇子谋逆,朕会留下三皇子妃一命。”
三皇子妃,听说三皇子与她相敬如宾,两人除去初一十五并不见面。
昨日三皇子妃过来拜见燕飒茗,特意赏下一顶凤冠,看在这顶凤冠面上,三皇子对三皇子妃做不出过分的事,会有该有多体面。
昭明帝与三皇子妃父亲有旧,而三皇子妃年幼时她父亲就撒手人寰,昭明帝才对三皇子妃多些照顾。
三位皇子妃中,三皇子妃出身最低,家世最不显眼,也最不受宠。
燕飒茗有时也看不懂昭明帝的行为逻辑,若是觉得对三皇子妃有愧,为何不封她一个爵位,让她此生自由。
“梓潼又在想些什么?不可多想,女子势弱,皇女们是天子王孙,才有的特殊,天下女子个个如皇女们这般,怕是四处暴乱,还未到时机。”
小皇后此人很好看懂,昭明帝只稍抬眼眸,就知道她又想到何处。
三皇子妃身份尴尬,幼时丧父,成年丧母,不如皇女这般身份贵重,也比不上其余皇子妃,只能徐徐图之。
昭明帝刻意将心思放在三皇子处,就知道他不是这样忍得一时风平浪静之人,怕是徐徐图之以待后手。
真有那一日,三皇子即刻拿下,三皇子妃中年丧夫,昭明帝就允了她上朝参政。
“陛下深谋远虑,本宫不如。”
昭明帝还是像之前那样,将小皇后不解的每一件事都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她听。
昭明帝形式作风,真不如小皇后干脆利落,暴君之名,如今有三分是给小皇后背的,六分是世家幕后推手,只有一分真是他所做。
“梓潼是将心思放在这些上面,不用朕多说,梓潼也会知道,如此也好,与这些蠢人待多了,总会觉得自己也跟着变蠢。”
三皇子与太子相争,昭明帝觉得他们功利性太强,小皇后几年如一日都对朝事不感兴趣,也让昭明帝头疼,总是没有两全其美。
“这事啊,还是官家头疼去吧,本宫见到那些听不懂人话的大臣,就觉得他们这官位是花银两买来的,只想让他们将捐官的银两千倍吐出来,不想与他们多言赘述。”
燕飒茗也算是半个皇帝,做皇帝几年,发现有些大臣真听不懂人,看不懂脸色,与他们待久了,总是心肝脾肺肾俱疼。
“那些大臣,一直是这样的,若不是梓潼相助,这朝堂之上看不懂脸色、听不懂人话大臣还要更多,哪有如今这一般。”
普天之下,只有小皇后一人最能体会他为皇艰辛,也只有小皇后说他这皇上做的难,为他心疼。
“往前几十年,官家是怎么过来的,过些日子又是大朝会,官家还要本宫陪着,何时才能让本宫逢十的日子睡上好觉。”
“只要朕还在一日,恐怕梓潼就得辛苦,大朝会之上,朕离不得梓潼。”
又是这般,又是这般,小皇后又开始说不想陪他上朝的事,都这么久了,小皇后居然还不曾适应。
昭明帝见小皇后在凤仪殿中过得太舒服,有时还动了歪心,想小朝会和平常朝会小皇后都去陪他。
如今朝堂之上,皇子之中只有太子一人,皇女之中,则是大皇女和二皇女两人次次参朝。
偌大的宣政殿,所有人在有自己的小心思,独有小皇后只站在他身后,除了燕家,不偏向任何一家。
而燕家,久居边关不回京城,小皇后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又偏偏偏心于他,昭明帝知道到如今小皇后都不曾爱上他,也不舍得说出一句重话。
皇室之中,追求爱情,那是蠢人才会做的,有小皇后一人,强强联手,比得十位可上人更让昭明帝欣喜。
“官家如今年岁,也该长大了,该杀的大臣都杀了,余下世家,个个都是千年狐狸万年龟,本宫陪着陛下大朝,会怕是无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