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嫁入皇家,还不知皇家等级森严,又要张口解释,太子直接将太子妃拽了一下,上前谨记父皇教导。
昭明帝看的心累,他不爱管小辈之间的事,一挥手,让两人离去。
也如小皇后那般,不管屋宫人,直接去了偏殿,进内室找小皇后去了。
太子大婚只比帝后大婚规格稍差一丝,同样是罢朝三日,这是难得的不用处理朝事与小皇后相处的时间,昭明帝没得时间与这两人多说。
太子妃涵养再好,再是一个十全完人,这时候也没有好脸色。
等母后父皇先后离开,太子看她眼神似要喷火,太子妃终于是发现,自己被帝后双双厌弃,又与太子正在冷战,以后日子怕是难了。
妇言妇容妇功,太子妃都是学过的,今日哪里做错了。
在凤仪殿内,太子不欲与太子妃多说,抬腿在前先走,太子妃急急迈着三寸金莲在后追赶。
一直等踏出凤仪殿,太子妃张嘴想要问夫君,太子并不搭话,他怕今日将脸全部丢尽。
直到进了明哲殿,关上院门,太子顿下脚步,向后转身,见太子妃为了追他满脸苍白,额头冒汗,才说了一句活该。
饶氏太子妃涵养再好,也忍不住与太子呛声。
“夫君何故如此折辱于我!你我夫妻一体,此番对我,与你有何好处。”
太子妃是有些心气的,她从不认为太子就是高人一等,论之血脉,她出自古圣贤孔家,太子还要稍差的,嫁与皇室,这是下嫁。
“孤的笑话,早都让人看透了,如今有你,不过是再添一笑柄。
父皇今日说的,你可明白,要是不明白,孤说给你听,母后不乐意见你。”
母后不乐意见你!
这几个字在太子妃耳边循环播放,如五雷轰顶。
日夜期盼妻子,太子对太子妃一直是有希冀的,今日一遭,这孔家教养出来的贵女,还比不上大皇子妃。
看着太子妃还是不知悔改,一脸自己无错的模样,彻底歇了心思。
“太子妃既然闲暇,那就多抄宫规,没有孤的允许,不许踏出明哲殿一步。”
太子不与太子妃多说,留下这句就甩袖离开,他今日是被太子妃落了面子,还不知道老大要怎么嘲笑他。
乱了!一切都乱了!
太子离去,太子妃天旋地转,瘫坐在地,喃喃自语。
她乃孔家贵女,从小教养三从四德、琴棋书画长大。
十几年来,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做嫁给太子,成了未来的皇后,怎么会如此!
这皇宫之中,君不君,臣不臣,子不子,她不过是遵守为媳之道,晨昏定醒,又从何处招了母后厌弃。
父皇在未成婚前,可是对她诸多满意,逢年过节都有赏赐赐下,为何会因母后一句话,也对她这般。
太子更是没有道理,他是她夫君,他们二人,会执子之手,彼此相伴一生,她不是容不下人的女子,何故这样防备她。
大婚不过一日,就与她相看两厌,一个没有夫君尊重妻子,没有太子信任的太子妃,往后还有数十年,在深宫之中,让她孤身一人该多难熬。
“官家,本宫以为,太子妃娶的不好,先前专家选的大皇子妃,就很不错,这次挑了太子妃,就是有些不妥。
本宫未出阁之时,常听太子妃素有贤名,那时民间还有谣言,说官家会把治理六宫之权,直接交给太子妃。”
孔家曾经出过孔圣人,在读书人中有天然地位,为太子定下孔家女为太子妃,是昭明帝多番考虑过的。
太子之位和太子妃之位,并不需要如今的二皇子和孔文君,是为了平衡朝堂,为了天下安定。
昭明帝早有废太子心思,迟迟没有发作,只是没找到更合适的继承人,太子妃如此,也没让他太过失望。
“只是孔圣人出自孔家,此代孔家,堕了孔圣人名头,朕会下旨问孔家家风。”
昭明帝现如今,只有别让他让别人生气、憋闷的份,从不会让自己憋屈,从心所欲。
最神奇的是,官家确实是暴君行为,只是现如今也没有民众暴起、百姓怨声载道。
孔家只不过仗着先祖遗泽,没有这重身份,谁管你是孔氏女。
等天下读书人不尊孔圣贤为师,就是孔家落幕之时,届时,安心做个吉祥物。
这些事情,昭明帝都记着呢,只等时机一到,秋后算账为时不晚。
太子大婚过了,燕飒茗掀掉一层包袱,太子妃打发走,今日起得早,燕飒茗就问官家,今日可有闲暇与她出宫游玩。
“此女命带凤纹,本应母仪天下、执掌坤宁,然命盘暗涌,凤星初现即隐,恰似明珠蒙尘,暗藏变数!
待至水劫临头,魂灵更迭,方能破茧成蝶,重绽光华。红烛遇水、云锦沾潮之时,便是命途转折。
彼时魂魄易主,命格重塑,昔日之人非昔日,未来之路亦非寻常!”
昭明帝忙里偷闲,得两日休息,就收拾东西,与小皇后出宫去了。
这次,昭明帝带小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