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体系,文化传承,到民生精神面貌,再到他们的行事作风,最后延伸到他们为什么能够有效组建军队,并且如何在短时间内迅崛起,和大觉王朝打得有来有回,而且还能占上风的原因。
关于高丽的记载,文涛阁也有,但文涛阁所记载的资料和杨震所写的内容相比,显得过于粗略。
各部尚书都忍不住怀疑杨震去过高丽,或者有可能是高丽人,要不然怎么能写得这么清楚?
可这是不可能的,以杨震的年纪,来回一趟高丽,几年级过去了,哪还有时间读书?
因此,有人怀疑皇上暗中给杨震透了题,要不然,即便非常了解高丽,也无法在短短的一个时辰之内写出如此详尽且深刻的分析?
当然,杨震所写的内容也并非没提到我方如何应对的策略,可他写的策略让人一时理解不过来。
因为他提出一个从来没有提到过,且让人深思的议题,东北将士为什么而战?
看到这份考卷的官员,隐隐的想要说什么,可一时半会儿又不知从何说起。
将士为什么而战,初看觉得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将士为守卫家园而战,亦或是军令如山,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可细细一品,却现其中蕴含深意,关乎士气,生存与信念,直击人心,想得越深越觉得这个问题深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