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的‘潜力评估晶’,制成了‘灵约平衡仪’。仪器有三个核心功能:‘潜力挖掘’——分析创新方案的长期价值(如益毁比提升空间、风险可控性);‘动态适配’——为潜力创新生成‘试点方案’(范围、时间、风险控制措施);‘紧急调整’——识别民生危机,生成‘规则临时调整建议’,经集体确认后执行。已经生产了4200台,但规则守护者拒绝接入,艾琳甚至说‘灵约平衡仪是‘规则破坏者’,会带来未知风险’!”
“林宇,能找到‘规则灵活适配时代’的完整记忆吗?”艾拉转向控制台,林宇的金色意识体正尝试穿透灵约晶核的“规则保护罩”,“只有让艾琳和规则守护者看到,祖辈如何用灵活规则平衡安全与创新,他们才会相信‘规则不是固定的,是可以动态调整的’。”
林宇的意识体闪烁着,传递出疲惫却坚定的信号:“正在搜索……找到了!十五年前,规则灵活适配时代的‘灵约记忆’!记忆里,祖辈们面对‘星震危机’时,没有固守当时的‘益毁比≥1.6’规则,而是为益毁比1.2的‘星轨加固方案’设立7天试点——在小范围星轨测试,确认风险可控后,全面推广,最终保住了星域;面对‘蝗灾’时,为益毁比1.3的‘抗蝗星麦’开辟‘试点种植区’,实时监测生长情况,两个月后证明星麦安全高产,才在全星域推广;那时的规则,不是‘禁止风险’,而是‘控制风险’,创新与安全从未对立!这些记忆储存在灵约晶核的‘核心记忆层’,需要‘民生危机信号’才能穿透保护罩——新民生区居民的‘生存需求信号’,就是最好的钥匙!”
艾拉决定从“新民生区的危机实况”入手——让艾琳亲眼看到规则僵化带来的后果,而非仅听报告。她带着灵约平衡仪,前往新民生区,这里的居民已开始用蜡烛照明,孩子们裹着厚厚的衣服,仍在发抖。一位老人因寒冷引发旧疾,躺在床上,没有足够的能量启动医疗设备;诺亚的妹妹才5岁,冻得不停咳嗽,诺亚抱着妹妹,眼里满是无助:“我只是想把旧种植区的能量调过来,让妹妹不咳嗽,为什么规则不允许?”
艾拉用灵约平衡仪记录下这些“民生危机信号”——老人的痛苦表情、孩子的咳嗽声、居民的取暖需求,然后将信号同步到灵约晶核的保护罩上。保护罩上的“禁止触碰”符文开始出现裂痕,灵约晶核释放的灵活规则能量逐渐增强,核心记忆层的灵约记忆开始渗透出来,在空气中形成模糊的影像:祖辈们在星震危机中,快速调整规则,推广加固方案;在蝗灾中,看着试点种植区的抗蝗星麦茁壮成长,脸上露出笑容。
艾拉带着这些影像,前往规则核心厅,找到艾琳。艾琳正盯着“规则执行记录”,屏幕上显示“旧种植区能量淤积
单位,新民生区能量剩余15%”,她的手指悬在“紧急处理”按钮上,却迟迟不敢按下——十年的绝对规则教育,让她对“打破禁令”充满恐惧。
“艾琳,看看这些。”艾拉启动灵约平衡仪,将新民生区的危机实况和灵约记忆同步播放,“你的祖辈没有因为规则,看着居民陷入危险;现在新民生区的老人在发抖,孩子在咳嗽,旧种植区的能量却在浪费,这不是‘安全’,是‘用规则制造危险’。”
影像中,祖辈们在星震危机时坚定地说“规则是为了守护人,不是让人守着规则等死”;新民生区的老人虚弱地说“我不是要打破规则,只是想活下去”;诺亚的妹妹咳嗽着说“姐姐,我好冷”。艾琳的身体剧烈颤抖,她想起自己推行绝对规则的初衷——“保护居民”,可现在却变成了“看着居民受苦”。她的手指终于按下“紧急处理”按钮,声音带着哽咽:“我……我错了,规则不该是死的,人是活的。”
艾琳立刻下令“临时调整能量规则”,允许将旧种植区的淤积能量转移至新民生区。诺亚的“星轨能量优化方案”被紧急启用,在灵约平衡仪的“动态适配”功能指导下,能量转移过程被严格监控(风险控制在0.05%以内)。当第一股能量流入新民生区的供暖系统,房间里的温度逐渐上升,孩子们的咳嗽声停止了,老人的医疗设备重新启动,居民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艾拉导师,规则灵活性指数在上升!”莉娜的全息影像传来激动的声音,她展示着实时数据:循寂镇的规则灵活性指数从0.3升至3.8,有45%的潜力型创新被纳入“试点观察计划”;旧种植区的淤积能量已转移80%,新民生区的能量供应恢复正常,星霜来临时,供暖系统稳定运行;星轨的规则性停滞带开始“解冻”,银灰色光带中逐渐出现潜彩色光点,能量流动路径开始根据现实需求调整,规则性浪费量降至0;“有规则维护者说‘原来灵活调整规则,比固守更安全’,诺亚的方案试点7天后,益毁比已升至1.5,达到推广标准!”
但新的挑战出现了——部分“规则依赖者”(占居民的25%)因长期习惯僵化规则,对“试点机制”仍有恐惧,拒绝参与潜力创新的试点(如拒绝种植“抗寒星麦”试点,怕有风险);同时,“潜力创新积压”问题突出,短期内有120个潜力方案申请试点,规则核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