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拉的星舰驶入“碎忆小行星带”时,光刃的忆核结晶首次出现多色紊乱闪烁——刃身同时投射出七种不同的文明符文,有的是三角形的协作符号,有的是圆形的独立印记,还有的是螺旋状的循环图腾。这些符文相互碰撞,在舱壁上留下灼烧般的痕迹,星舰的能量护盾也随之忽明忽暗,护盾表面浮现出破碎的记忆影像:有文明在集体协作修建星轨,有文明在个体独立研发暗物质技术,两种场景在护盾上交替闪现,像在争夺主导权。
“艾拉导师,小行星带的‘忆爆’频率已经达到每小时17次!”莉娜的全息影像带着剧烈的抖动,她身后的观测窗里,一颗直径千米的小行星突然发出刺眼白光,随后炸裂成无数带着记忆碎片的尘埃,“每次忆爆都会让周围三颗小行星的轨道偏移,按照这个速度,七十二小时后,小行星带的轨道会完全紊乱,直接撞击附近的‘守忆殖民星’!”
艾拉立刻调出守忆殖民星的坐标,屏幕显示该殖民星是三百年前人类为守护失落文明记忆建立的据点,星球表面分布着108座“记忆收容舱”,存放着从宇宙各处收集的无主记忆碎片。当前殖民星的防御护盾已经开启,但护盾能量正被忆爆产生的冲击波持续消耗,护盾强度已从100%降至68%,若再遭遇三次大型忆爆,护盾将彻底失效。
“泽瑞,分析忆爆的能量来源。”艾拉的光刃抵在控制台的星图上,平衡之力顺着能量线路渗入小行星带,却感受到两股截然相反的记忆能量——一股是强调“集体优先”的协作型能量,一股是主张“个体自由”的独立型能量,两者在小行星内部剧烈对冲,最终突破临界值引发爆炸,“这些记忆碎片来自不同的失落文明,对吗?它们的理念冲突才是忆爆的根源。”
泽瑞的触手在忆核结晶表面快速拆解符文,触手上的发光斑点组成两种对立的能量模型:“正在溯源……协作型记忆来自‘环星文明’,这个文明依靠集体协作构建了覆盖二十颗星球的星轨网络,个体意识完全融入集体意志;独立型记忆来自‘孤辰文明’,他们的科技发展依赖个体创造力,每个科学家都有独立的研究空间,甚至拒绝共享技术成果。三百年前,这两个文明曾因理念冲突爆发战争,最终双双走向消亡,他们的记忆碎片带着战争残留的敌意,在小行星带相遇后便不断冲突。”
星舰靠近一颗尚未爆发的小行星时,艾拉通过观测仪看到了令人揪心的景象:小行星内部,蓝色的协作型记忆光带与红色的独立型记忆光带像两条缠斗的巨蛇,光带碰撞处不断产生白色的能量火花,小行星表面的裂痕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舱内的温度再次剧烈波动,这次不仅有冷暖变化,还伴随不同文明的声音——环星文明的集体口号与孤辰文明的独立宣言在空气中交织,形成刺耳的杂音。
“林宇,对比两种文明记忆的核心逻辑,找出它们的理念分歧点。”艾拉的光刃刺入小行星表面,刃身的忆核结晶释放出缓冲能量,暂时延缓了裂痕的扩大,“为什么集体协作与个体自由不能共存?是本质矛盾,还是历史误解?”
林宇的金色意识体在两种记忆光带间穿梭,无数数据在他周围形成对比表格,表格中清晰标注着两种文明的差异:“正在解析……环星文明的集体理念源于‘资源匮乏’——他们诞生的星球资源有限,只有集体分配才能生存,个体独立被视为‘浪费资源’;孤辰文明的独立理念源于‘环境危险’——他们的母星经常遭遇陨石撞击,个体需要快速独立应对危机,集体决策的缓慢会导致灭顶之灾。两种理念都是为了生存,但因生存环境不同,形成了对立的认知。”
当艾拉的意识顺着光刃渗入小行星内部时,她同时进入了两个文明的记忆空间。环星文明的记忆里,是数亿人同步修建星轨的壮观场景——每个人的动作精准如机器,没有任何多余的举动,星轨在集体协作下以每天千公里的速度延伸;孤辰文明的记忆里,是一位科学家独自在实验室研发“应急暗物质护盾”的画面——他连续工作七十二小时,在陨石撞击前一秒成功激活护盾,拯救了整座城市。
“你们的理念,都是为了守护文明,对吗?”艾拉的意识化作中立的白光,在两个记忆空间间搭建起桥梁,“环星文明用集体力量对抗资源匮乏,孤辰文明用个体智慧应对环境危险,你们的目标相同,只是选择的道路不同。”
环星文明的集体意识化作蓝色光团,声音带着机械般的整齐:“个体自由会导致混乱!我们曾尝试接纳独立思想,结果有人拒绝参与星轨修建,导致资源分配失衡,三分之一的人陷入饥荒。”
孤辰文明的个体意识则化作红色光点,声音带着尖锐的警惕:“集体协作会扼杀创造力!我们曾推行集体决策,结果陨石预警后,议会争论了三小时才决定启动护盾,导致两座城市被摧毁。”
艾拉的意识白光中投射出两个文明的危机画面——环星文明的饥荒场景与孤辰文明的城市残骸,画面随后切换到对方的解决方案:“环星文明可以在集体协作中保留‘个体弹性空间’,比如让擅长资源计算的个体负责分配方案,既保证集体效率,又发挥个体优势;孤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