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少年道长,话有点多。
这一下直戳了李隆基的心口,高力士面色发白。
李隆基却大笑:“哈哈哈,说的是,说的是,老头子我活得时间太长了,一时间还觉得,是三郎圣人的时代,倒也是忘记了,人都会老,老了的时候,总得要给年轻人让位置。”
“不过,你觉得如今这年轻的圣人,和当年的三郎比。”
“谁更像是个皇帝”
周衍觉得不对劲,他打量着这三人组。
站在老者背后那汉子极高大健壮,腰间一把佩刀,虽然是穿着常服,却隐隐然给人一种披甲巍峨的感觉,这种气质,周衍只在沈沧溟,李镇岳身上见到过。
而前面一位老者,习惯性地弯腰,脸上没有胡须。
周衍有所猜测,目光微阖,法力流转,双瞳内,倒影出了这雍容老者,身上气机已经衰败了,似乎遭遇过巨大的创伤,但是那一团紫气,仍旧纯粹无比。
他知道眼前这雍容老者是谁了。
唐玄宗,李隆基。
即便是整个炎黄历史上,都足以被称道的帝皇。
而李隆基则是看着这一身道袍,背剑佩刀的年轻道长。
双目紫气流转。
看到了周衍身上,丝丝缕缕的山神气运,还有那一缕和他有关联的气息,在李隆基的眼瞳内部组成了一个古老繁复的文字。
【泰】。
李隆基怔住。
泰山公!
一时间,这一老一少都沉默了下来。
看着对面,李隆基第一时间怀疑是泰山公,但是旋即就打消了这个猜测,泰山公在他泰山封禅的时候,成功成就一品,却也和人道气运,联系太深。
安史之乱,硬生生让泰山公遭遇巨大反噬。
身死道消,道果不存。
那么,这年轻人,是得到泰山公一枚道果的人
可若是如此的话,他的实力又未免太弱了些,这样的道行,不要说是抢夺到泰山公的道果,就连承载都是无法做到的。
难道说,是泰山公最后一缕灵性所化
故意拦截在此,来此询问喝骂么
李隆基神色复杂,叹了口气,端起茶来喝茶,道:“那么,道长觉得,那位三郎圣人究竟如何”
高力士注意到了李隆基改变了称呼。
周衍思考了下,看向高力士,道:“我可以说脏话吗”
高力士几乎着急地跳起来:“你,小道长,你不要开玩笑了,这,长者为大,你怎么能对一位年长你这么多岁数的老者说,说这样的话”
周衍把点心扔到嘴巴里,道:“那我不说了。”
李隆基看着周衍,道:“说吧。”
周衍想了想,道:
“活太长了。”
四字评语!
犹如天打雷劈。
高力士的脸庞都白了。
这一瞬间,这位位高权重的老宦官,差一点将宫中骂人的话都说出来了,脑子里兜兜转转的只剩下了一个念头,难怪,难怪——
难怪能背着李太白的剑。
就只是这一句话。
比他还狂!
李隆基怔住,旋即放声大笑,笑得痛快,这一瞬间,李隆基像是看到了泰山公,他问周衍,却似在问自己,问那位泰山公,道:“那他若是,早死十几二十年如何”
周衍想了想,回答道:
“千古一帝。”
李隆基笑声渐休止,拈着茶盏,道:“是啊,李三郎对得住大唐,但是,李隆基,对不起李三郎啊……”他饮茶的时候,却像是在饮酒,眼底深处,无限落寞。
那边佛寺晨钟炸响,声音极洪亮,周衍提起刀迈步走向寺庙,香客和僧人看到周衍,一身道袍,竟然来寺庙里,多少有些不伦不类。
周衍伸出手指,手指上的金纹,代表佛佑。
于是刚刚还拦他的人们,都脸上露出恭敬的神色,纷纷推开了道路,带着羡慕的神色,看着周衍走到了卧佛寺之中,一米多高的香插在硕大的香炉鼎里,香气朝着天空蔓延。
周衍看到寺庙角落,一位头发灰白的女子弯着腰,泪流满面地和一名年轻的僧人说话,但是僧人却神色平淡温和,似乎不记得眼前的人是自己的娘亲。
那女子满脸不敢置信:
“你,你爹去世,你都不能回去”
僧人双手合十:“女施主,贫僧已是出家人。”
他的脸上神色温和清淡,双目没有半点的伤心:
“凡尘种种,皆是过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