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哥,你别管我姐,她这人特闷,我们聊我们的。”
“我是陪我姐来的,她二十了,在家吃了几年闲饭,天天被爸妈催婚,催工作。让她嫁人,可大灾年,谁家都不愿意多一张嘴......工作不好找,就是扫大街,扫厕所,都有一堆人抢着干.....”
李子民看了一下手表。
好家伙,
于海棠一口气说了五分钟,不带喘的。
“李大哥,你来街道办干嘛呀?”于海棠看到了大帅哥,忍不住多聊了下。
“我是管事大爷,来街道办开会的。”
“管事大爷?”
于海棠颇为意外,没想到李子民年纪轻轻,能当上管事大爷,那可是能管理一个院的。
“海棠,你普通话标准,声音也好听,不去当广播员可惜了。”
“真的吗?”
于海棠眼冒星星,随即一脸失落,叹气道,“哎,我哪有那么好的命。”
于海棠指着于莉,“我姐跑了两年,街道办都没有安排工作。去当广播员吗?我想都不敢想。”
广播员作为这个时代的核心宣传渠道,不仅传递信息,还担负政策解读等重要职能。
在电视尚未普及的年代,广播员是覆盖最广的媒介,也是权威声音的代表。但职业门槛也高,政审,普通话测试,声音条件考核缺一不可,同时薪资,福利待遇按国家统一标准执行。
在物资紧张的现在,属于“旱涝保收”的好工作。于莉见妹妹聊个没完,去了街道。
不一会儿,就出来了。
“姐,情况咋样?”
“唉,让我继续等消息。不建新厂,单位不扩建,哪有那么容易啊......”
于莉愁眉苦脸,
“一个萝卜一个坑,就算腾出岗位,也会让家人顶岗,或者卖出去。”
姐妹一脸失望。
这时,李子民插话道,“海棠,有个广播员的培训班,你们想不想去?”
于莉,于海棠一愣。
“真的吗?!”
于海棠又惊又喜,激动地拽着李子民的胳膊叫了起来。
于莉问了一嘴,“要钱吗?”
“有政策扶持,不要学费的。不过嘛...”
“李大哥,无论什么困难我都能克服!”
突然,
冒出一个实现梦想,实现抱负的机会,于海棠激动得心怦怦直跳。
“目前报名的有三四百号人,但提供岗位的不超过这个数。”李子民伸出一只手。
于海棠面色一变,“妈耶,岂不是百里挑一?”
李子民点头,
“培训期一个月,通过考虑能够领一个证。就算不能安排工作,今后,也能面试别家单位。”
“不过嘛,对文凭有要求。至少要初中文凭。”
于莉泄了气,“海棠,你去吗?”
“去,当然去!”
李子民看着于海棠斗志满满的样子,笑了笑,“想报名的话,我带你去一趟广播学院。”
“愣着干嘛?怕我卖了你啊?”
于海棠扑哧一下,笑出声,“你是好人,才不会干坏事。”
于海棠跳上了车。
“姐,你先回家。等我报完名,就回来。”
李子民见于莉担心,从口袋里拿出了刚才街道办的宣传资料,“我叫李子民,是95号院的管事大爷。”
“上面有我名字,要不放心,可以进去打听一下,我和街道办张主任很熟。”
李子民见于莉飞快地扫了一眼他的名字,见不放心,又解释了一句,“我刚好去前门楼子,顺路。”
看着自行车渐行渐远。
于莉跑了一趟街道办,打听了一下李子民。见长相,自行车能对上号,她放心了不少。
“李大哥,你真好!”
“海棠,我不喜欢听人夸我是好人...呃,你可以用善人,热心人来夸我。”
于海棠扑哧一下,笑出声。
“李大哥,你真谦虚,做了好人,还不让人夸,你一定是大好人.....哎呀,又说漏嘴了。”
当于海棠来到广播学校,从工作人员手里领到报名表时,最后一丝顾虑没了。
报完名。
考核,定在了后天,会有一场口播,政治审查的环节。通过后,便是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班。
通过文化课考试,还有专业口试才能领证。
“李大哥,听工作人员说,我是通过单位推荐来的?”
李子民点了点头。
“我单位正好有名额,顺手给你了。如果能帮你实现愿望,也是一桩美事。”
于海棠感激后,又期期艾艾起来。
“那么多人竞争,又是笔试,又是口试,能不能顺利毕业都不一定了。”
“听说,还有一些高中生也参加了培训班,肯定竞争激烈.....”
李子民鼓励了一下。
他知道,就算没有他的帮助,于海棠也能当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