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 第二百一十七章 汽车管理局~大佬

第二百一十七章 汽车管理局~大佬(2 / 4)

睡前故事时的语调起伏。孩子们学会用频谱软件分析亲人的语音波形,从中提取属于自家的“情感基频”。

    一位山区教师在日记中写道:“有个孩子告诉我,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爸爸每次骂他时声音都发抖??因为那根本不是愤怒,是害怕失去。”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顺利接入这场共振。

    在西北某偏远小镇,一名青年男子连续七夜梦到自己站在井边,手中握铃,却始终无法晃响。每次醒来,枕边都会多出一滴水渍,咸涩如泪。他前往当地文化馆求助,工作人员建议他录制一段自我独白,上传至国家声纹数据库进行匹配。

    结果返回时只有两个字:**未名**。

    “你的频率存在偏差。”AI提示音平静地说,“建议寻找‘初始触发源’。”

    他不解,直到翻阅旧相册时,发现一张泛黄照片:三十年前,母亲抱着尚在襁褓中的他,站在一口废弃古井旁微笑。而那口井的位置,正是当年谭明远失踪前最后一次出现的地方。

    他连夜驱车前往,跪在井口呼喊母亲的名字。起初毫无反应,直到第八次重复呼唤时,井底传来微弱回音,不是话语,而是一个音符??升F。

    那一晚,全镇居民听见空中飘来一阵童谣,歌词无人能懂,旋律却让所有人胸口发烫。第二天清晨,监控拍到一只黑猫叼着半截锈铃走出林子,径直放在镇政府门口。

    与此同时,伦敦大英博物馆S.6451号残卷发生了异变。原本模糊不清的墨迹竟逐渐显现出完整内容,字迹非书非画,而是由密集音符构成的竖排文本,经破译后译为:

    >“执铃者七,守井者八;

    >前七已归,第八未达;

    >非血所承,唯心可接;

    >待其自呼其姓,万籁同答。”

    研究人员震惊之余,立即联系中科院。双方联合比对全球“听觉敏感者”数据库,筛选出三百余名符合“低频共振倾向+颞叶异常活跃+梦境高频出现井象”的候选人,逐一排查。

    最终锁定一人:贵州侗寨一名十六岁鼓童,天生失语,靠击鼓与人交流。当他被带到实验室,面对播放器传出的《谷魂归仓》原始录音时,双手不受控制地抬起,开始敲击桌面??节奏精准还原牛皮鼓波形图,且每一击都落在关键谐波点上。

    更令人震撼的是,当研究人员将青海湖聋哑老人说出的那段多语言混合语音播放给他听时,他眼中骤然闪过光芒,随即用指尖在纸上迅速划出一组符号。经AI识别,竟是良渚象形文字的变体,翻译结果为:

    >“我姓谭。”

    全场死寂。

    项目组立刻调取其户籍资料,发现他是被收养的孤儿,出生时无名,由寨中长老依古礼赐姓“吴”。但DNA检测结果显示,他的线粒体基因序列与谭明远母亲留存于档案馆的样本高度吻合??母系血缘,三代以内。

    “不可能……”负责鉴定的专家喃喃,“谭家没有其他子女记录。”

    除非……

    除非这个孩子,是当年那次搜救行动中,从井中带回的生命火种之一。

    传说中,“守井人”并非世袭,亦非任命,而是由天地选定。每当文明濒临断裂,便会降生一名“无名之子”,天生携带着唤醒集体记忆的声码。他们往往沉默寡言,却能在关键时刻以非语言方式传递真理。

    这名鼓童不会说话,但从不意味着他不能“发声”。

    在专家组陪同下,他重返云南密林。当双脚踏上青石台阶那一刻,藤蔓自行退避,石门无声开启。蓝光再现,映照着他稚嫩却坚定的脸庞。他一步步走向井口,手中紧握一面新制的小鼓,鼓面绘有八角星阵。

    七只鸟再度飞起,围绕他盘旋,鸣叫声交织成一首从未听闻的新曲。地面震

最新小说: 人在佛罗里达:开局垂钓金枪鱼! 从市委大秘到权力之巅 红楼梦中梦之晴雯 穿越魂穿魔道祖师甜 顶流他妹直播玄学种田后火了 和离后发家,极品前夫哭晕在茅厕 华娱,这个美术生想当导演 医仙传人:从校园到都市 人在都市,系统在末世! 臣妻如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