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赤心巡天 > 第九十三章 渔夫

第九十三章 渔夫(3 / 5)

:“无论怎样,往后的越地,都跟陛下、跟文姓皇室无关了。”

    文景琇苦涩地道:“走到今天,我心里早就不存在文姓社稷。我只希望越国人不要低人一等。”

    高师不止一次地告诉过他——

    要认识到自己无能为力,要认识到越国的结局是灰暗的、无论做什么都改变不了,再想想要不要做点什么。

    但他好像直到今天,才能够真正理解这句话。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了!

    且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文景琇张开了双臂,面对着钱塘江,仿佛将它拥抱。最后他闭上眼睛,语气中仍有期待:“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吗?”

    哗啦啦,江风推潮。

    一支竹篙,斜向贯穿了他的脖颈。

    持篙的人说道:“不会更坏了。”

    文景琇的道躯开始衰落,他身上的天子龙气,遵循他最后的意志,投向李卯。天子龙气化为一金一黑两条小龙,前者代表无上之贵,后者代表亡国之哀。

    两龙并飞,而又分道扬镳,分别投入李卯的两只眼睛。

    那两只悲伤的眼睛,深邃至此,如渊潜龙。

    文景琇的手松开了,那卷被他攥了很久的黄轴,跌落钱塘。在触及水面之前,被李卯粗糙的手接住。

    那是一只搏击风浪的手,满是岁月的刻痕。就在这钱塘江上,慢慢地展开了黄轴。

    平等国的渔夫,惯看沧海的李卯,这经历无数风霜的糙汉子,掌握长篙,眼中游龙,身上的气息在不断跃升……却忽然嚎啕大哭起来。

    风吹黄绸,好似秋叶飘动。其上什么多余的句子都没有,只有两个字——

    “伯鲁”。

    越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天才,史书上浓墨重彩的天骄人物!

    “伯鲁虽强,恐不能益国。”

    ——《越略》

    “伯鲁逃国。”

    “太宗杀伯鲁于祸水,悲不自胜。”

    ——《越书》

    在那段镜映的越国历史长河里,姜望见到了许多越国风流人物。或忠或逆,在史书上有不同的定义,但都在最后的留影中,为越国而战。

    唯独是那个极有名的伯鲁,可以上《佞臣传》的伯鲁,姜望未曾见到。

    伯鲁生于道历二四二零年,正是越太祖文渊执政生涯的晚期。

    在道历二四三三年,创建社稷并执掌越国长达九十八年的越太祖文渊,正式退位,皇三子文衷坐上龙椅,是为越太宗。

    两年之后,也就是道历二四三五年,文渊身死,死前特意针对伯鲁,留下那句“不能益国”的评价。

    有人说这是文渊有识人之明,有人说正是这句评价,造成了伯鲁与越国间的罅隙。

    道历二四五八年,三十八岁的伯鲁叛逃燕国,并于同年引军与越国争锋。

    道历二四六零年,文衷杀伯鲁于祸水。

    这些都是镌刻在历史上,可以称之为“史实”的篇章。

    但史书,是人书写的。

  

最新小说: 从武林门派到长生仙门 天幕:武帝,这嫁妆给我我也行 碎玉逢尘 一品盲刀入江湖 我见过龙 高武:变身破碎的她,靠加点变强 综武:满级魅力的我,真是太难了 懂爱 恋综:载走刘天仙,我成绑匪了? 青木门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