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在角落里的英雄后代资料。
一张张写满坎坷与挣扎的履历,被汇总起来,通过绝密渠道,送往京城。
两个月后。
方恒再次来到西山,这一次,他带来的是一份厚厚的名单。
书房里,祁明峰戴着老花镜,一页一页地翻看着。
他的手指,在一个名字上停了下来。
【李达康,汉东大学政治系大二学生。该生性格坚毅,成绩优异,但生活极为拮据,靠给学校食堂帮工维持学业。】
祁明峰的指尖,轻轻敲了敲这个名字。
汉东……李达康。
那个未来铁面无私,一心只有GDP的市委书记。
没想到,年轻的时候,竟是这般光景。
“这个李达康,直接给钱,他不会要。”
祁明峰抬头看向方恒。
“那祁叔的意思是?”
“以基金会的名义,在汉东大学设立一个‘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奖金设置得高一点。”
“想办法让他的辅导员,推荐他去评选。”
“整个过程,要做得公平公正,让他拿得心安理得。”
“是!”方恒在本子上记下。
祁明峰继续翻阅,很快,又一个熟悉的名字跳了出来。
【高育良,汉东大学历史系大三学生。出身渔民家庭,天资聪颖,极具才华,已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但为人清高,自尊心极强,因不愿接受同学接济,多次饿晕在图书馆。】
高老师。
那个日后在汉东政法界呼风唤雨的学者型高官。
祁明峰的嘴角,浮现出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
“这个高育良,比李达康还要麻烦。”
“给他设奖学金,他可能会觉得是施舍。”
“这样,”祁明峰沉吟片刻。
“基金会出面,成立一个‘青年历史学者研究课题’项目,面向全国的大学生。”
“找几个真正的老教授当评委,把项目搞得像模像样。”
“然后,把他的论文送过去,让他名正言顺地拿到这笔‘课题经费’。”
方恒听得心头一凛。
祁叔这已经不是在资助了,这是在为每个人量身定做一套剧本。
既给了他们最需要的帮助,又完美地维护了他们那份可贵的自尊。
这份手腕,何其高明!
名单一页页翻过,祁明峰不断地做出指示。
一个个在未来响当当的名字,此刻,都只是一份份档案上的铅字。
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人生的轨迹。
因为远在京城的一位老人,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这些受过恩惠的人,将来会遍布全国,扎根在军、政、商、学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