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是2.5%,这就好比给沙漠换上一层‘肥沃皮肤’,到时候它想不绿都难!”
部长被他的激情感染,也来了兴致,掏出手机对着远处嬉戏的猪群“咔咔”拍照,一边拍一边笑着调侃:“要是让老百姓知道猪能治沙,怕是得惊掉下巴,重新认识这‘二师兄’了。不过说真的,万一咱这‘猪司令’计划失败了咋办?总不能真把猪都炖了吧!”
李文东闻言,蹲下身子,任由细沙从指缝间缓缓滑落,眼神坚定:“您还记得敦煌的月牙泉吗?生态治理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靠的是大家齐心协力。”
“这些猪、这些牧草、这些沼气池,都是生态系统里不可或缺的‘螺丝钉’。我们算过经济账,猪粪转化的有机肥每亩能节省300元成本,等绿洲形成,还能发展生态旅游。”
“到时候,游客一来,看着猪群在绿洲里撒欢,听着导游讲猪治沙的故事,那场面,多热闹!说不定猪倌真能摇身一变,成了导游呢!”
暮色渐渐笼罩了沙丘,给沙地染上一层金黄。
部长望着眼前的景象,忽然忍不住笑出声来:“你这小子,把‘猪拱门’的俗语玩出了新花样,变成‘猪改沙’的科学了。当年焦禄种泡桐治沙,如今你养生态猪治沙,治沙人的思路倒是一脉相承,都是为了给这沙地披上绿装啊!”
李文东望着逐渐归圈的猪群,眼中映着天边绚丽的霞光,感慨道:“老辈人靠铁锹和汗水,一锹一锹地与沙地较量;我们靠科技和创新,用智慧和知识为沙地谋生机。”
“等三年后您再来,这儿说不定能看见猪群在绿洲里惬意地打滚,沙丘上开满紫色的苜蓿花,那才是真正的‘猪光宝气’,到时候您可别被惊艳到!”
部长抬手轻轻捶了下他肩膀,半开玩笑地说:“少贫嘴,我可等着看你把‘猪司令’的牌子稳稳地挂到治沙成果展上。对了,给你的项目起个啥名?总不能真叫‘猪治沙工程’吧!”
“就叫‘沙猪共生生态工程’如何?”李文东挑了挑眉,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既接地气,又精准点明核心,一听就知道是猪和沙漠的‘合作项目’,多有意思!”
“得,回去我就给你申请专项课题。”部长转身走向越野车,忽然又回头补了句,“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要是让我发现你偷偷炖了试验猪,我可饶不了你!”
“放心!”李文东笑着挥手,“这些‘治沙功臣’享受的可是‘院士级待遇’,吃得好、住得好,比您的专车还金贵呢!”
引擎声打破沙地的寂静,车辙印里留下的,是关于沙漠、猪群与绿洲的新希望。
当传统治沙遇见现代科技,当畜牧业与生态保护碰撞出火花,这片曾经荒芜的沙地,正孕育着一场别开生面的绿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