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出动,携带高能脉冲炸弹,在它们完全激活前将其彻底摧毁!”
“不行。”科尔否决了这个看似直接的方案,“摧毁行动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信号,必然会引起‘幽邃之眼’的注意,可能招致我们无法承受的报复。而且,我们不确定这些节点是否被设置了某种‘死亡开关’或连锁反应机制。”
他沉思片刻,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既然它们在尝试‘唤醒’,我们能不能……伪装成它们的‘唤醒信号’,然后发送一个……**休眠’或‘自毁’指令?”
这个想法让莉莉眼前一亮!“低语者”技术基于生物-机械混合原理,其通讯很可能依赖特定的生物节律或化学信号。如果能破解这种信号编码……
她立刻调取了所有关于“孢子节点”和生物炮台的扫描数据,尤其是之前“影梭号”近距离扫描时捕获的、它们被激活瞬间的能量波动记录。
分析工作再次紧张展开。这一次,目标不是理解,而是模仿与欺骗。
数日后,莉莉团队成功地从那海量的数据中,剥离并模拟出了一种极其简短的、似乎是用于节点状态查询和基础维持的低语者基础脉冲信号。
“信号模式已破解,但‘休眠’或‘自毁’指令的编码方式未知,强行发送错误指令风险极高。”莉莉汇报进展,“但是……我们或许可以发送一种……持续性的‘无效噪音’?”
她解释道:“我们可以模拟这种基础脉冲,但将其中的有效信息替换成一段无意义的、却能与节点内部生物电路产生轻微干扰的杂波。不断发送这种‘无效信号’,可能无法让节点休眠,但或许能干扰其唤醒过程,让它始终处于一种‘半梦半醒’的混乱状态,无法正常执行功能。”
这又是一个基于精妙技术理解而非蛮力的方案。
科尔批准了这次代号为“白噪音”的行动(operationwhiteNoise)。
一艘经过特殊改装的、小型且高度隐蔽的无人信号船被秘密发射,悄然潜入柯伊伯带。它携带着一台特制的信号发射器,抵达预定位置后,开始持续不断地向那些出现异常波动的“孢子节点”区域,广播那段精心调制的“无效噪音”信号。
行动效果立竿见影。
监测显示,那些节点区域的周期性脉冲信号立刻变得混乱和不稳定起来,仿佛接收到了互相矛盾的指令。节点本身没有任何物理变化,但其“唤醒”进程明显受阻,始终无法建立起稳定的能量连接和信号回传。
“白噪音”行动成功了!他们用一种极其隐蔽的方式,瘫痪了敌人试图重启的监视网络!
消息传回,再次提振了士气。这证明,即使在正面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凭借对敌人技术的深入理解和精巧的应用,他们依然能够有效地进行防御和反击。
内外的战线,都在这无声的拉锯中,艰难却坚定地向前推进。
“织网者”在深空持续着温和的共鸣,延缓着裂隙的扩张。
“白噪音”信号船在柯伊伯带干扰着节点的唤醒。
“新芽市”内部,星球意识在秩序的“背景音”中缓慢复苏,新的“织网者”平台在船坞中逐渐成型。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没有巨响声光的战争,比拼的是耐心、智慧和对宇宙规则理解的深度。敌人依旧强大而遥远,但“新芽市”的人们,已经不再是只能被动挨打的猎物。
他们学会了在沉默中织网,在细微处落子,用科技与意志,在这片冰冷的星海中,为自己争取着每一寸生存的空间,等待着真正转机的到来。
复苏的脉搏,在家园与深空,同步微弱而顽强地跳动着。拉锯伊始,征程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