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让,只等敌寇送上门来。
况且,胡人部落距咸阳遥远,跋涉需月余之久。粮草、马匹、士气,皆难支撑长途奔袭。
整夜商议后,他们决定效仿羌人旧策——先将妇孺老弱迁往极北之地,越远越好。
若有不测,血脉尚存,族不绝嗣。
若战而得胜,再接回族人,重整山河。
次日清晨,执夫率一万虎骑启程西行。
临行前,俞陌呈上亲手拟定的军令条文。
“夫长,军规已缮写完毕。”
他双手递上,神色倦怠。
执夫接过,点头道:“你们再休整一日,随后出发征讨胡人。”
话毕,他翻身上马,旌旗展动,大军开拔。
他知道前方路途艰险,故留一日喘息,为的是让后续部队准备周全。
胡人驻地远在千里之外,快马加鞭也需七日方至。
边塞风寒,昼夜温差甚巨,兵马必须适应气候,方能作战。
俞陌心领神会,命吴志加紧操练新兵,自己则回帐沉睡,养精蓄锐。
行军途中,孝婴策马靠近执夫,低声问道:
“夫长,前方不远便是月氏族地界,是否一并铲除?”
月氏居于西北,虽为游牧,却建有城郭,自成一体。
执夫望了一眼远方地平线,淡淡回应:
“且观其行。”
月氏向来远离纷争,未犯大秦边境,亦无挑衅之举。
在执夫记忆里,此族守土安民,无意扩张,不足为患。
五日后,大军穿越荒原,终于望见月氏牧民的身影。
他们在草场上驱赶牛羊,悠然自得。
而当那面绘有黑虎的战旗出现在视野中时,牧民们立刻察觉到了异样。
他们停下手中活计,远远望着那支披甲执锐的骑兵,目光中透出警觉。
“是大秦的骑兵,快回去告诉大王!”
月氏人远远望见那支铁甲队伍,立刻转身奔逃,连牲畜都顾不上牵走。
执夫脑海中浮现出前次追击匈奴的情景。那时一队匈奴溃兵逃入月氏境内,他率军直入,将其尽数剿灭。
想必那一战,已在月氏人心中刻下深深烙印。
他轻笑一声,并未追赶,而是缓步驱马,朝月氏城邦行去。消息传到首领耳中时,他额上已渗出细汗。
“莫非这支骑兵要覆灭我族?”
恐惧如藤蔓缠绕心头,但他毕竟是统领一方的君主,很快镇定下来。
“召集诸位贵族,随我去迎接来客!”
一声令下,他换上礼服,走出宫殿。十余名族中权贵紧随其后,一同出城相迎。
他们在城外等候良久,直到尘土飞扬处,执夫率领骑兵缓缓出现。
“欢迎大秦勇士莅临我月氏之地。”首领躬身施礼,姿态谦恭。
执夫翻身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