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眉头紧锁,陷入思索。
但还未过去片刻,一名探子神色慌张地奔来禀报:“将军,大事不好!”
“秦军的援兵已经逼近,就在我们西侧二十里处!”
“什么?!”
韩国将领脸色骤变:“来了多少人?”
“将军,敌军数量极多,至少有十万以上,一眼望不到头。”
听到这话,韩国主将脸色铁青,如同凝结了鲜血一般。
这场战斗,韩国不仅毫无收获,还不得不选择撤军。
“可恨!可恨!”
他咬牙怒吼,随即冷声下令:“立刻鸣金收兵,全军撤回城中!”
“遵命。”
战场上传来急促的鸣金声,正在攻城的韩军如潮水般退去。
“将军!将军!”
一名秦军士兵激动地冲上城头,高声喊道:“敌军退了!”
“嗯?”
蒙恬微微一怔,立即望向城外。
只见远处的韩军早已消失在视野中,只剩下一团团模糊的影子。
大约半个时辰后,秦军援兵陆续抵达,布防于各处。
蒙恬眼中战意昂然,语气坚定地说道:“反击的时刻到了!”
“即刻下令,向韩国边境城池发起总攻!”
“三日之内,必须拿下韩军据守的城池!”
“是!”
……
在韩国后方。
执夫早已派出五万骑兵,在各个要道设伏,阻击韩国骑兵。
接连几日,韩国始终未能取得任何突破,反而损失惨重。
而那些被驱赶的韩国百姓,因惧怕秦军伏击,再也不愿前往其他村落。
他们干脆聚集在城门附近,不再挪动。
因为这里,是他们唯一没有遭遇攻击的地方。
无论韩兵怎样劝导,难民们始终不肯挪动半步,态度坚决,说什么都不愿再离开。
随着秦军对村落的步步紧逼,城池之外的难民数量持续攀升,民间的不满情绪也逐渐积聚,暗流涌动。
此时,新郑都城的朝堂之上。
“大王,再不能耽搁了!”
“不论秦军真实意图为何,当务之急是解决难民涌入的问题。”
“若不及时处理,恐怕会引发更多隐患。”
韩王安神色沉重,在殿中来回踱步,沉吟良久后开口:“眼下最难的,是如何应对?”
“倘若将难民放进来,万一混入敌军探子,后果不堪设想。”
群臣纷纷思索对策,一时间无人能言。
“大王,既然多数难民都来自同一个村落,不如分批次放行。”……
“一旦发现可疑之人,立即扣押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