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穿梭载具穿过最后一层五彩光流时,机身外的“元素防护结界”突然泛起柔和的白光——这是抵达目标时空的信号。叶云天按下控制台的“降落模式”按钮,载具底部的推进器喷出淡青色的灵气,像羽毛般轻轻触碰地面,没有发出丝毫声响。
“我们到了?”叶念安揉着眼睛从座位上爬起来,小跑到窗边——原本五彩的光流已消失不见,窗外是一片她从未见过的景象:远处的天空是透亮的湛蓝色,像被水洗过一样,几朵白云慢悠悠地飘着;近处是一片宽阔的湖泊,湖水清澈得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和游动的小鱼,湖边的木栈道上,人们穿着轻薄的白色衣物,有的在散步,有的坐在长椅上聊天,手里拿着透明的水杯,杯中的水倒映着蓝天。
叶家人陆续走出载具,脚踩在柔软的草地上——草叶上还沾着露珠,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和花香,深吸一口,能感觉到氧气顺着喉咙滑进肺里,带着淡淡的甜味。叶凌风抬手看了看手腕上的“大气监测仪”,屏幕上显示着“氧气含量21%,p2.5浓度3μg\/3,空气质量:优+”,他笑着说:“百年前我们追求的‘最优空气’,在这里成了常态。”
一、未来图景:五大生态的圆满答卷
1.水资源:流动的“生命之网”
湖泊的尽头,一道银色的“水幕”吸引了叶豆豆的注意——那是一座巨大的“灵净淡化湖”枢纽,淡化装置的外壳是透明的,能看到海水在内部被压缩、净化,最终变成清澈的淡水,顺着管道流入湖泊。更神奇的是,湖泊周围的地面上,嵌着无数细小的“水循环传感器”,传感器发出的淡蓝色光纹,像血管一样连接着周围的农田、森林和城市。
“这是‘灵净淡化系统’的终极形态。”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叶豆豆回头,看到一位穿着蓝色制服的年轻人,手里拿着一个水质检测仪,“海水淡化后,会通过地下管道输送到全球的湖泊、河流,传感器会实时监测水位和水质,确保每一滴水都能循环利用,不会浪费——现在人类用水是‘按需分配’,但没人会浪费,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水是百年前叶家的祖先用科技和佛力换来的。”
叶小海抱着他的淡水容器,走到湖边,将容器里的淡水倒入湖中——湖水与淡水融合的瞬间,水面泛起一道淡金色的光纹,年轻人笑着说:“这是‘水源共鸣’,说明你带来的水,和这里的水同源。现在全球的淡水资源,都来自当年你父亲研发的淡化技术,我们只是在上面加了‘自然循环’的设计,让科技和自然不再对立。”
湖边的长椅上,一位老人正给孩子讲“沙漠变湖泊”的故事,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画册,画册上画着百年前沙陨荒漠干涸的河床,和现在的灵净淡化湖形成鲜明对比。叶豆豆看着这一幕,眼眶微热——他想起当年在沙陨荒漠第一次测试淡化系统时,沙狐重返绿洲的场景,如今,那一幕已变成了全球数十亿人的日常。
2.土壤:生机盎然的“绿色地毯”
沿着湖泊旁的“生态步道”往前走,叶家人很快走进了一片茂密的森林——高大的树木枝叶相连,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森林里,小鹿在林间跳跃,鸟儿在树枝上唱歌,甚至还有几只松鼠从树上跳下来,好奇地围着叶念安的毛绒沙狐玩具转。
森林的尽头,是一望无际的良田——金黄色的小麦在风中起伏,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田埂上的“土壤传感器”闪烁着绿色的光,显示着“有机质含量3.2%,酸碱度6.5,最适合作物生长”。几位农民驾驶着小型的“生态收割机”,收割机走过的地方,秸秆会被自动粉碎,重新埋入土壤,变成天然的肥料。
“这里原本是溟海沙漠的核心区。”林溪的目光落在田埂旁的一块石碑上,石碑上刻着“塑界生土术发源地”,沙棘苗”。一位穿着绿色连衣裙的女孩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株翠绿的“生态草”,“这是‘塑界生土术’改良后的第108代生态草,现在它能在任何土壤里生长,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土壤的有机质——全球90%的沙漠,都是靠它和生土术,变成了现在的绿洲和良田。”
林晓蹲下身,将带来的土壤样本埋进田埂里——样本与周围土壤接触的瞬间,长出了一株小小的沙棘苗,女孩惊喜地说:“这是‘土壤记忆’,它记得当年你奶奶种下的第一株苗!现在我们的土壤,不仅肥沃,还能‘记住’每一段守护它的历史。”
3.空气:自由呼吸的“蓝色穹顶”
抬头看向天空,叶凌风很快找到了他熟悉的“灵元净气塔”——塔身高耸入云,塔身外侧的太阳能板在阳光下泛着银色的光,顶端的灵气滤网缓慢旋转,散发出淡淡的青色光晕。更神奇的是,塔与塔之间,有淡青色的“灵气光带”连接,形成一张巨大的“空气净化网”,将整个城市笼罩在其中。
“现在全球有108座灵元净气塔,组成了‘全球空气守护网’。”一位穿着淡青色修仙长袍的年轻人走过来,他的腰间挂着一个迷你版净气塔模型,“塔的灵气来自青云山的灵元矿,通过时空道力通道输送过来,永远不会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