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云舟拿出第二件东西——一本深蓝色封面的日志,封面上用烫金字体印着“叶云天实验记录”,边角已经磨损,正是老年叶云天一直带在身边的那本。他翻开日志,翻到2025年6月18日这一页,指着上面一行用红笔标注的小字:“数据卡×2,藏于207实验室储物柜夹层,左数第三格,需拆面板。”
“这是你未来的日志。”叶云舟把日志递过去,“你现在是不是在找两张缺失的数据卡?第271次实验失败,不是因为你的理论错了,是因为你没找到这两张卡——里面记录着接收盒的最优参数,还有能量缓冲装置的改造方案。经费停了,你以为是自己走了弯路,其实只是差了这一步。”
年轻叶云天的目光落在日志的字迹上——那是他自己的笔迹,只是比现在更苍老、更有力,连标注重点时习惯画的小圆圈都一模一样。他颤抖着伸出手,摸了摸日志封面的烫金字,指尖能感受到磨损的痕迹,那是几十年时光留下的温度。
“还不够。”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作为科学家,他需要更直接的证据,“就算日志是真的,照片是真的,你怎么证明……你和我有关系?”
叶云舟从钱包里拿出一张身份证,递了过去。身份证的正面是他的照片,反面的“家庭成员”一栏里,父亲的名字写着“叶承宇”,祖父的名字写着“叶云天”。最关键的是,身份证的右下角,刻着一个极小的家族印记——那是叶家代代相传的“云纹”图案,只有米粒大小,刻在金属边缘上,年轻叶云天自己的身份证上,也有一模一样的印记。
“我叫叶云舟,是你的孙子。”叶云舟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2057年出生,2082年爷爷你去世后,我继承了‘云舟0号’,优化了时间校准模块和能量环,就是为了回到今天,找到你,阻止未来的悲剧。”
年轻叶云天拿着身份证,手指反复摩挲着那个云纹印记。他想起自己的儿子叶承宇,现在才五岁,还在幼儿园里学画画,怎么会想到,几十年后,他会有一个来自未来的孙子,站在自己面前,拿着未来的证据,告诉他“你没有错”?
实验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接收盒的故障灯还在有节奏地闪烁着。年轻叶云天的呼吸渐渐变得急促,他突然转身,快步走到实验室角落的储物柜前——那是一个老旧的铁皮柜,左数第三格,他平时用来放实验报告和工具。
他蹲下身,手指抠住储物柜的面板边缘——面板是用螺丝固定的,他之前从来没注意过这里有夹层。他找了把螺丝刀,飞快地拧下螺丝,轻轻一掰,面板果然被拆了下来。里面没有别的东西,只有两个用防水袋包裹着的黑色数据卡,静静地躺在夹层里。
“找到了……真的找到了……”年轻叶云天拿起数据卡,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他快步走到实验台前,把数据卡插进检测仪的卡槽里——屏幕瞬间亮起,上面跳出一行行数据:“接收盒最优参数:频率2.4GHz,缓冲系数0.8,分子捕捉阈值92%”“能量缓冲装置改造方案:增加钛合金滤网,降低能量损耗率至5%以下”……
这些数据,正好能解决第271次实验失败的所有问题!
他猛地转过身,看向叶云舟,眼眶有些发红。之前的绝望、怀疑、自我否定,在看到数据的那一刻,全都烟消云散了。他终于明白,2020年的人影不是幻觉,2022年的草图不是巧合,他这十五年的坚持,从来都不是“走弯路”。
“所以……未来的我,真的成功了?”他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是。”叶云舟点头,“你在2065年完成了‘云舟0号’的最终版本,第一次实现了实体物品的跨时空传送;2070年,你开始研究载人穿越,直到2082年去世前,还在校准2025年的时空坐标——他知道,只有回到今天,找到年轻的自己,才能补上这关键的一环。”
年轻叶云天走到“云天0号”原型机前,伸手抚摸着黯淡的能量环。之前他觉得这台机器是“失败的证明”,现在却觉得,它只是在等待一个“被拯救”的机会。他想起停掉的经费,想起同事的质疑,想起自己收拾器材时的绝望,突然笑了——那是一种卸下重担后的释然,也是重新燃起希望的坚定。
“经费停了没关系,”他转过身,眼神里重新有了当年的热烈,“我可以去找老陈——就是华光仪器厂的那个工程师,他之前说过愿意帮我;数据卡找到了,接收盒的问题能解决,能量缓冲装置改造也不难……云舟,你说的‘月瞳素’缺陷,具体是怎么回事?”
叶云舟刚要开口,年轻叶云天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又补充了一句,语气里多了点细碎的顾虑:“对了,月瞳现在对外还在用‘林月瞳’这个名字,但前阵子跟我聊起时提过,她在准备‘月瞳素’的专利申请,想改名叫‘林晓瞳’——说是怕后续实验要是再出岔子,负面消息牵连到家里人,毕竟现在盯着她团队的媒体和企业太多了。”
叶云舟愣了一下,随即心口涌上一阵熟悉的暖意——奶奶晚年确实一直用“林晓瞳”这个名字,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