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云观的月圆夜,总带着一股清冽的灵气。
道观坐落在星垣市西郊的青云山半山腰,青瓦红墙被月光染成淡银色,院中那棵三百年的古柏枝繁叶茂,树影婆娑地投在地面,与青砖上的道家符咒纹路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
最引人注目的是观内的镇妖鼎——那是一尊高三米的青铜鼎,鼎身刻满了密密麻麻的铭文,一半是道教的“封魔咒”
符文,一半是佛教的梵文,正中央刻着四个鎏金大字:“佛道同辉”
。
这尊鼎是二十年前父亲叶建伟与灵隐寺了尘高僧合力铸造的。
当时叶云玄才十三岁,亲眼看着父亲握着刻刀,在鼎身上一笔一划地刻下符文,了尘高僧则在一旁诵读《大悲咒》,金色的佛力顺着刀刃融入青铜,让鼎身泛起淡淡的金光。
父亲说:“这鼎不是用来镇妖的,是用来镇‘因’的——镇住那些可能引灾难的因果,等将来五系齐聚,它会成为救世的关键。”
一、月圆夜的自鸣钟与剑影
午夜十二点,月光恰好穿过钟楼的窗棂,落在悬挂的铜钟上。
铜钟高两米,钟身刻着道家的“八卦阵”
,是净云观的镇观之宝,平日里只有初一十五才会敲响,此刻却突然“嗡”
地一声,自鸣起来。
钟声低沉而悠远,不像人工敲击的清脆,反而带着一股来自天地的共振力,顺着空气蔓延开来。
观内的道士们纷纷从房间里走出,疑惑地看向钟楼——钟声里竟夹杂着细微的音节,不是道家的经文,而是一串连贯的剑诀口诀:“气凝于指,剑随心动,引天地灵气,斩世间邪祟……”
“是修仙剑诀!”
正在打坐的叶云玄猛地睁开眼,掌心的“封魔咒”
符咒瞬间泛起青光。
他冲出房门,只见钟楼的铜钟还在自鸣,钟声里的剑诀越来越清晰,空气中开始浮现出一道道淡青色的剑影——那些剑影虚幻却锋利,像是被钟声召唤出来的修仙者佩剑,悬浮在半空中,剑尖朝着镇妖鼎的方向。
“不对劲!”
叶云玄心中一紧,他能感应到剑影里的灵气波动——那是二哥叶云帝的“御气通神”
之力,却带着一丝混乱,像是被什么力量干扰了。
他快步走向镇妖鼎,却现鼎身的“佛道同辉”
铭文正在泛光,青铜表面浮现出细小的裂纹,裂纹里渗出淡淡的黑色气息。
就在这时,钟声突然拔高,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着,音调变得尖锐刺耳。
半空中的剑影开始旋转,形成一道青色的漩涡,漩涡中心的空间开始扭曲——不是之前的蓝色裂隙,而是一种更深沉的黑色,像是把空间揉成了一团纸,然后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
“空间折叠!”
叶云玄嘶吼着,从符咒包里掏出十几张封魔咒,朝着漩涡扔去。
符咒在空中炸开,青光形成一道屏障,试图阻挡空间的扭曲,可屏障刚接触到黑色裂隙,就被瞬间撕裂,符咒化作点点青光融入裂隙。
裂隙周围的道士们开始不受控制地朝着裂隙移动。
一个年轻道士试图抓住旁边的柱子,却连人带柱子一起被裂隙的吸力拉扯,身体开始变得扭曲——不是透明,而是像被折叠的纸张,手臂与躯干重叠,腿部与腰部挤压,最后化作一道黑影被吸进裂隙。
更可怕的是镇妖鼎。
鼎身的裂纹越来越大,黑色气息越来越浓,整尊鼎开始缓缓升空,朝着裂隙飞去。
鼎身的铭文出“滋滋”
的声响,像是在抵抗裂隙的吸力,却依旧一点点被拉扯着,鼎脚与地面摩擦出火花,在青砖上留下一道黑色的痕迹。
“不能让鼎被吸进去!”
叶云玄纵身跃起,试图抓住鼎耳,却被一股强大的气浪弹开。
他看着镇妖鼎一点点靠近裂隙,看着半座庙宇的屋顶被裂隙折叠、吞噬,看着地面的青砖开始翘曲、融入黑色,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父亲说过,这鼎是镇“因”
的,若是鼎被裂隙吞噬,那些被镇住的因果,恐怕会彻底爆。
二、折叠的庙宇与残留的封印符文
镇妖鼎被吸入裂隙的瞬间,黑色裂隙突然扩大,像是饥饿的野兽张开了嘴。
半座净云观——包括钟楼、大殿、厢房,都被卷入了折叠的空间里。
屋顶的瓦片在空中重叠,墙体在扭曲中断裂,木质的梁柱像是被无形的刀刃切割,然后折叠成细小的碎片,融入裂隙。
叶云玄被气浪掀到院中的古柏下,他死死抱住树干,看着眼前的景象,却无能为力。
他能清晰地“看见”
空间折叠的轨迹——不是简单的吞噬,而是将物质分解成最小的粒子,然后按照某种诡异的规律重新排列,像是在另一个维度重组。
那些被吸入裂隙的道士,他们的身体也在经历这样的“重组”
,意识却被一股淡淡的金光包裹着,没有彻底湮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