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1o年的海龙镇主街,春日的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在地面洒下斑驳的光影。
“晴雨花店”
的玻璃门敞开着,风铃随着穿堂风叮当作响,27岁的苏晴正蹲在门口的台阶上,给一盆刚到的多肉植物铺铺面石。
她穿着一条浅粉色的连衣裙,头松松地挽成一个丸子头,梢别着一朵新鲜的小雏菊——这是她每天开门后的习惯,摘一朵店里最新鲜的花别在头上,好像这样就能把好心情带给每个顾客。
苏晴是花店的老板娘,三年前从外地回来,用积攒的积蓄盘下了这个小店。
她性子软,心肠更软,最大的特点是“共情力”
太强:顾客带着烦心事来买花,她能跟着愁眉苦脸;看到情侣捧着玫瑰笑,她自己也能开心半天。
朋友们都说她“太容易被情绪带着走”
,可她觉得,能感知别人的喜怒哀乐,并不是坏事——至少能给需要的人多一点安慰。
“苏晴老板,给我包一束向日葵,要最精神的那种!”
门口传来一个爽朗的声音,是镇上小学的王老师,手里还牵着个低着头的小男孩。
苏晴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王老师来啦!
这是怎么了?小家伙不开心吗?”
王老师叹了口气:“这孩子,期中考试没考好,一整天都闷闷不乐的。
我想着买束向日葵,让他学学‘向阳而生’的劲儿。”
苏晴点点头,从花桶里挑了五支花苞饱满的向日葵,又搭配了几支尤加利叶,包花的时候,她特意摸了摸小男孩的头:“我小时候也考砸过,躲在房间里哭了一下午,后来我妈妈给我买了支向日葵,说‘花都会朝着太阳开,人也得往前看呀’。”
小男孩抬起头,看着苏晴手里的向日葵,眼睛亮了亮,嘴角微微往上扬了扬。
王老师笑着说:“还是你会说话,比我讲半天大道理都管用。”
送走王老师和小男孩,苏晴刚想整理花架,快递员小张骑着电动车停在门口,手里捧着一个用牛皮纸包着的长条形盒子:“苏晴姐,你的快递,没有寄件人信息,就写了‘晴雨花店苏晴收’。”
“我的快递?”
苏晴愣了愣,她最近没网购花材,也没朋友说要寄东西给她,“会不会送错了?”
“地址和名字都对,应该没错。”
小张把盒子递过来,骑着车走了。
苏晴抱着盒子走进店里,放在收银台上。
盒子不重,摸起来里面像是插着什么细长的东西。
她找了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剪开包装——里面是一束风干的薰衣草,紫色的花穗饱满,散着淡淡的香气,而花束的正中心,嵌着一块鸽子蛋大小的水晶。
那水晶是罕见的彩虹色,在阳光下折射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光,晶莹剔透,没有一点杂质,像是把一整个彩虹都封在了里面。
苏晴把水晶拿起来,指尖触到的瞬间,一股清凉的感觉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底,让她刚才因为小男孩低落而有些沉重的心情,突然轻快了不少。
她翻到水晶的底部,现上面刻着一行极细的小字:海龙镇海天街8号。
“海天街?”
苏晴皱了皱眉。
她在海龙镇住了三年,跑遍了镇上的大街小巷找花材供应商,从没听过这个地址。
她把水晶放在收银台的玻璃罐里,又把薰衣草插进一个陶瓷瓶里摆在旁边——虽然不知道是谁寄的,但这水晶和薰衣草都很漂亮,摆在店里正好。
接下来的几天,苏晴照常打理花店,水晶就放在收银台的玻璃罐里,她偶尔会拿起来摩挲一下,每次摸到都会觉得心里格外平静。
直到周四下午,店里来了个格外焦虑的顾客。
是镇上服装厂的李姐,她一进门就不停地搓手,脸色白:“苏晴,给我包束康乃馨,我妈住院了,手术安排在明天,我心里慌得厉害,总觉得会出什么事。”
苏晴赶紧给她包了束康乃馨,又加了几支代表“安心”
的洋甘菊:“李姐,别担心,医生说手术成功率很高对不对?你现在慌也没用,反而让阿姨担心你。”
可李姐还是止不住地焦虑,说话的时候声音都在抖。
苏晴想安慰她,手不自觉地摸了摸收银台里的彩虹水晶——就在指尖碰到水晶的瞬间,她突然“感觉到”
了李姐的情绪:像一团乱麻,裹着恐惧、不安和对母亲的牵挂,沉甸甸地压在心上。
更奇怪的是,她能感觉到水晶在手里微微热,一股温柔的“情绪”
顺着她的手传递出去,像是在说“别怕,会好的”
。
李姐原本紧绷的肩膀,竟然慢慢放松了下来,声音也平稳了些:“奇怪,刚才还慌得不行,现在好像没那么怕了。”
苏晴也愣住了——是水晶的作用?
她试着集中注意力,通过水晶去“安抚”
李姐的情绪,心里想着“安心、平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