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 > 第2章 抗灾科技温室护苗安

第2章 抗灾科技温室护苗安(2 / 3)

着智能遮阳板,根据太阳的角度自动调节开合,避免强光灼伤蔬菜;四周的通风口会定时开启,更换新鲜空气;地面上的管道和滴灌系统相连,为蔬菜提供精准的水分和养分;最特别的是悬挂在棚顶的补光灯,出柔和的粉红色光——这是小星根据蔬菜的光合作用需求,调配出的最优光谱,能让蔬菜在光照不足时也能正常生长。

此刻,温室里的番茄藤已经爬满了支架,绿油油的叶子间挂着一串串红彤彤的番茄,有的还带着淡淡的青色,像一个个小灯笼。

王大叔正拿着篮子,小心翼翼地摘着成熟的番茄,他的动作很轻,生怕碰坏了果实,篮子里已经装了大半,红彤彤的番茄堆在一起,看着就让人欢喜。

“叶同志,林丫头,你们来啦!”

王大叔看到叶云天和林月瞳,笑着直起身,手里还举着一个刚摘的番茄,“快尝尝,这番茄比夏天露天种的还甜,水分也足!”

叶云天接过番茄,咬了一口——清甜的汁水在嘴里散开,没有一丝酸涩,比他在1号宇宙吃过的番茄还要好吃。

“味道真不错,今年能收多少?”

“第一批估计能收1ooo斤!”

王大叔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他指着旁边的黄瓜架,“你看那黄瓜,也快熟了,估计下周就能摘。

还有那边的青椒,长得比拳头还大!”

林月瞳拿出平板,调出温室的生长数据:“这些番茄从育苗到成熟只用了6o天,比露天种植早了2个月。

而且因为温室内的环境可控,没有病虫害,也不用打农药,是纯绿色的,收购商已经提前预定了,价格是露天番茄的两倍。”

“两倍?”

王大叔愣了一下,随即笑得更开心了,“那我这1ooo斤番茄,能卖不少钱啊!

以前冬天哪有新鲜菜卖?都是秋天囤的白菜萝卜,吃一冬天都吃腻了。

现在倒好,冬天也能有新鲜番茄、黄瓜吃,还能卖这么好的价钱,这要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他一边说,一边把摘好的番茄装进箱子里,箱子上贴着“云芳科技温室种植”

的标签——这是合作社特意设计的,用来区分科技种植的农产品,没想到刚挂出去,就有县城的市来订货,说要放在“优质农产品”

专区卖。

随着干旱的持续,云芳镇的智能滴灌和温室成了周边乡镇的“救命稻草”

不仅黄沙镇,清溪镇、石头镇的农民都纷纷申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的设备订单排到了一个月后,技术员们每天都忙着去各个乡镇安装滴灌系统、调试温室设备,小星的全息屏每天都要处理上百条预约信息,却依旧有条不紊。

而更让叶云天和林月瞳惊喜的,是农民们抗灾意识的转变。

以前一遇到灾害,农民们最先做的就是去镇上的庙里求神拜佛,烧上几炷香,盼着老天开恩。

可这次干旱,云芳镇的农民们却主动跑到合作社,围着技术员问滴灌系统的原理,缠着小星讲温室的调控方法。

合作社每周组织的抗灾科技培训课,每次都坐满了人,村委会的院子里摆满了小板凳,连墙根下都站满了人。

培训课上,小星会用全息投影展示滴灌系统的运作流程,把复杂的原理变成简单的动画——比如传感器怎么“感知”

土壤湿度,滴灌带怎么“判断”

供水量,雨水回收系统怎么“过滤”

杂质。

农民们看得很认真,有人拿着笔记本,把重点一条一条记下来,字迹歪歪扭扭,却写得很整齐;有人用手机拍着投影,说要给在外打工的儿子看;还有人时不时举手提问,问题从“滴灌带冻住了怎么办”

,到“温室的补光灯坏了怎么修”

,甚至还有人问起了和农业无关的事。

“叶同志,”

培训课快结束时,李奶奶颤巍巍地举起手,她以前是求神最积极的人,这次却拿着笔记本,记了满满好几页,“我想问一下,这科技能不能做能抗地震的房子?我们村去年地震,塌了不少屋,我家的土坯房也裂了缝,现在住着总怕塌了。”

她的话一出,不少农民都跟着点头。

张婶也说:“是啊叶同志,要是能住上不怕地震的房子,我们就不用再怕天灾难了!”

叶云天看着他们期待的眼神,心里很清楚,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房子的问题,更是农民们对科技从“依赖”

到“信任”

的转变——他们不再只把科技当成种地的工具,而是开始相信,科技能解决更多生活中的难题,能给他们带来更安稳的生活。

他走到李奶奶身边,蹲下身,看着她笔记本上的字,认真地说:“李奶奶,您放心。

等农业科技这边稳住了,我们就着手研究抗震房。

到时候,咱们云芳镇的人,都能住上又安全又舒服的房子,再也不用怕地震了。”

李奶奶听了,笑得眼睛都湿了,她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又低头看了看笔记本上记的“滴灌系

最新小说: 末世降临:我靠抽卡无限资源 星际万人嫌,靠躺平治愈星际大佬 毛茸茸哨兵?那疏导也不是不行 奥特曼:攻略计划百分百 从梦魇肝到不可名状 末世:开局先囤十亿物资 说好一起种地,你却偷偷去御兽? 种神战争 我来到了英格兰特兰米尔做教练 元力灾变:我靠双重觉醒杀穿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