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近千年的星际战争数据,包括泰坦星联邦的所有公开战役记录。
现在,加入你的分析模型,我们共同推演。”
叶韵钿没有犹豫,她走到光膜边缘,指尖轻轻触碰那层流动的金色。
瞬间,一股庞大的信息流顺着指尖涌入她的意识——不是混乱的碎片,而是经过高度整理的战术模型、能量公式、概率云图。
与此同时,她脑中关于希望星光脉军团、渴望星执念战队的作战数据,也被迷宫自动提取、解析。
“常规作战模式启动。”
大核桃星人出指令。
星图上,代表“聚合号”
与盟友的光点按照常规战术起进攻:希望星的光脉能量束撕开敌方阵型,渴望星的执念战士突入近战范围,后盾星的钢铁方阵构筑防御屏障……但泰坦星舰队的黑色战舰如同潮水般涌来,黑洞炮的阴影不断吞噬着光点,光脉能量束被对方的能量护盾抵消,执念战士在密集的火力网中逐渐湮灭。
“胜率:12。”
光膜上浮现出一行冰冷的数字,“变量:泰坦星舰队的协同作战效率出预期,黑洞炮充能间隙比情报缩短o3秒。”
叶韵钿的额头渗出细汗,她的意识在高运转:“切换奇袭模式,集中火力摧毁敌方左翼补给舰,制造混乱后直插指挥中枢。”
星图上的光点瞬间改变轨迹,一支由“聚合号”
带领的精锐小队绕过主战场,利用小行星带的掩护迂回突袭。
希望星的光脉能量模拟成陨石信号,迷惑了敌方雷达;橡皮星人的渗透小队提前附着在补给舰外壳上,伺机破坏引擎……
这一次,战局明显胶着了许多。
泰坦星舰队的阵型出现短暂混乱,指挥系统的响应延迟了37秒。
但就在突袭小队即将抵达指挥中枢时,对方突然启动了备用指挥链路,黑洞炮的瞄准坐标瞬间锁定了突袭小队。
“胜率:37。”
数字再次浮现,“瓶颈:泰坦星人预留了三重指挥冗余,常规奇袭无法瘫痪核心系统。”
周围的小核桃星人开始快滚动,它们表面的银色纹路交织成复杂的网络,仿佛在进行内部讨论。
大核桃星人转向叶云天:“现在加入第七个盟友的变量——假设所有盟约文明全部参战,战力达到理论峰值。”
星图骤然扩张,代表七个文明的光点同时加入战场:后盾星的星球堡垒核心展开巨大的防御屏障,机器星的齿轮战机如同蜂群般精准狙击黑洞炮,时间领主的浴盆穿越机在局部制造时间停滞……战场格局瞬间逆转,泰坦星舰队的黑色阵型被不断分割、蚕食。
“胜率:61。”
光膜上的数字稳定下来,“这是目前推演的最优结果,但仍存在致命缺陷。”
叶韵钿深吸一口气,指尖在光膜上划出一道弧线:“缺陷在于‘同步性’。
七个文明的能量体系差异过大,无法形成合力。
泰坦星人只要集中火力击溃最薄弱的环节,就能像扯断项链一样瓦解整个联盟。”
“不仅如此。”
大核桃星人突然滚动到星图中央,它表面的纹路亮起,在泰坦星舰队的光点群中,一个比周围战舰大出三倍的黑色光点被特别标注出来,“我们现了一个被忽略的核心变量——泰坦星人的‘中央指挥舰’。”
随着它的指示,星图放大,展示出这艘指挥舰的内部结构:一个如同神经网络般的能量中枢连接着所有战舰,黑洞炮的充能指令、舰队的阵型调整、武器系统的瞄准校准,全部依赖这个中枢的同步信号。
“他们的舰队看似庞大,实则是牵线木偶。”
大核桃星人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所有武器系统、防御矩阵、甚至跃迁坐标,都必须经过中央指挥舰的运算授权。
这是他们追求绝对控制的必然结果,也是最致命的弱点。”
叶云天的眼睛亮了:“你的意思是,只要瘫痪中央指挥舰,整个泰坦星舰队就会陷入瘫痪?”
“不是瘫痪,是混乱。”
叶韵钿迅补充,她的指尖点在指挥舰的能量中枢上,“切断同步信号后,各战舰的黑洞炮无法协同瞄准,防御护盾会出现o8秒的延迟,甚至可能误击友军。
这才是‘打破常规的变量’。”
大核桃星人缓缓滚动,光膜上的星图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块菱形的透明晶体——晶体内部仿佛封存着一片流动的星云,无数细小的光点在其中飞穿梭,模拟着各种战局的可能性。
“这是‘推演核心’,能实时计算战场变量,预测敌方下一步行动,误差率低于oo1。”
它将晶体推向叶云天,又有三个稍小的核桃星人滚上前来,它们表面的纹路比其他个体更密集,闪烁的频率也更快。
“这三位是我们的‘战术顾问’,他们能在推演核心的基础上,制定出针对中央指挥舰的奇袭方案——包括如何突破防御网、何时引爆干扰装置、甚至敌方指挥官的思维模式分析。”
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