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了两下,但他脸上依旧是惶恐不安的表情,手忙脚乱地用抹布擦着地上的水渍。
他的脑海里已经清晰地浮现出张哥的指纹纹路和虹膜的血管分布——这就像把一把钥匙的模子刻进了脑海,接下来,只需要找到合适的材料复制出来。
清洁车被缓缓推到c区门口的阴影里。
“寄生”
从车底的夹层里取出一个巴掌大的金属盒,里面装着他的“工具”
——一种能快复制生物特征的纳米凝胶。
他用老陈粗糙的手指沾了一点凝胶,按照记忆中张哥的指纹纹路,在自己的指尖塑形。
同时,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隐形眼镜似的薄片,贴在老陈的眼球上,薄片在接触到泪液的瞬间,显示出张哥虹膜的精确图案。
这是何必强给他的装备,据说是用某种被禁止的生物工程技术制造的,能在三小时内完美模拟目标的生物特征,三小时后自动分解,不留任何痕迹。
十五分钟后,维修员拿着冷却剂离开,门禁重新关闭。
“寄生”
看了一眼走廊尽头的监控摄像头——角度刚好能拍到他的背影,但拍不到他正在进行的操作。
他快走到门禁前,将沾着纳米凝胶的手指按在识别器上,同时抬起戴着仿生薄片的眼睛。
“指纹验证通过。”
“虹膜验证通过。”
“权限等级:维修组三级。
允许进入。”
冰冷的机械音落下,门禁再次滑开。
“寄生”
推着清洁车,像一阵风似的溜了进去,整个过程不过十秒。
c区内部比外面更冷,空气中漂浮着白色的冷气团。
一排排银白色的储罐整齐排列,罐身上标注着“低温冷却剂·e-13型”
,罐体连接着复杂的管道系统,管道外壁凝结着厚厚的白霜,每隔几米就有一个数字显示屏,跳动着实时温度和压力数据。
第八区的能量核心就像一头需要恒温喂养的巨兽,e-13型冷却剂是它的“血液”
,通过这些管道在核心周围循环,将运转时产生的巨大热量带走,维持着27k(接近绝对零度)的导环境。
一旦冷却剂出问题,核心温度会在十分钟内飙升,能量护盾的强度会随之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引局部爆炸。
“寄生”
的目标是位于最内侧的备用储罐区。
那里存放着即将替换上去的新一批冷却剂,按照计划,明天一早,维修组就会用这批冷却剂对核心进行全面换液。
他从清洁车的垃圾桶里,取出一个伪装成废油桶的容器。
容器内壁贴着一层隔热膜,里面装着的,是何必强团队特制的“劣质品”
——外观、温度、甚至初步检测的纯度都与e-13型完全一致,但它的分子结构存在一个微小的缺陷:在强磁场环境下,每运行8小时,冷却效率就会下降5,48小时后,效率将稳定在7o左右。
这是经过精确计算的数值——既不会立刻引核心瘫痪,避免打草惊蛇,又能在两天内制造出足够强的能量屏蔽效果,刚好能掩盖“捕网”
动空间牢笼时的能量波动。
“寄生”
操控着老陈的手,动作熟练地连接上备用储罐的管道接口。
他的手指稳定得不像一个老人,旋转阀门的力度、度,甚至打开的角度,都精确到毫米——这些都是他从维修组的操作手册里学来的,再通过老陈的身体反复练习了几十遍。
冷却剂从废油桶流入备用储罐,出“嘶嘶”
的声响,白色的雾气在接口处弥漫开来。
“寄生”
盯着储罐上的液位计,当数值达到标准刻度时,他迅关闭阀门,断开连接,整个过程没有一滴液体泄露。
他甚至还“贴心”
地用抹布擦了擦接口处的白霜,让一切看起来就像正常的换液操作。
离开c区时,他再次利用了那两个维修员——在走廊里“偶遇”
他们,老陈低着头道歉,将一个装满热水的保温杯(这是他提前准备的,知道张哥有喝热茶的习惯)塞到张哥手里:“师傅,刚才实在对不住,这点心意……”
张哥愣了一下,接过保温杯,温度刚好合适。
他看老陈态度诚恳,也懒得再计较,挥挥手让他走了。
没人注意到,“寄生”
在递杯子时,指尖再次与张哥的手短暂接触——这一次,他清除了张哥关于“老陈在c区门口出现过”
的所有短期记忆。
下午四点,老陈推着清洁车准时下班。
在后勤部门的更衣室里,“寄生”
的意识像潮水般退出老陈的身体。
老陈猛地晃了晃头,感觉像是做了一场漫长的梦。
他看了看自己手里的清洁工具,又看了看墙上的时钟,喃喃自语:“奇怪,今天怎么这么快就下班了?好像……没干什么就到点了。”
他拿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