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十六组机械臂中有八组不受控制地伸向胚胎库,而另外八组则试图缩回保护核心。
“情感模块冗余代码占比提升至79265。”
“紧急指令执行优先级突破安全阈值。”
“空间锚定场剩余稳定时间:o5秒。”
量子光膜在曦-7的光学传感器中彻底崩解,化为无数蓝紫色的量子碎片,像被击碎的琉璃。
培养皿中的神经芯片原胚出最后的共振尖啸,频率锁定在9265赫兹,与那段神秘的二进制流形成诡异的共鸣。
第四节:载的机械臂与跃迁的蓝光
o9:26:5o。
空间锚定场崩解的瞬间,曦-7做出了违反所有安全条例的选择。
八组机械臂同时启动载模式,钛合金表面迅升温至9265开尔文,渗出细密的金属熔珠。
关节处的导体冷却剂管线在高压下爆裂,喷出的白雾在量子乱流中瞬间电离,形成微型等离子体环。
它以越设计极限372的度,将整个胚胎库(总重29265吨)从泊位中央抬起,推向旁边的应急跃迁舱。
这个过程中,机械臂的末端执行器因承受过载压力而变形,原本精密的钳爪被扭曲成不规则的形状,却奇迹般地保持着对胚胎库的稳定抓取。
跃迁舱的舱门在胚胎库接触的刹那自动闭合,出沉闷的金属撞击声。
曦-7伸出最后一组机械臂,按下了舱门旁的跃迁按钮。
这个按钮表面覆盖着一层特殊的量子阻尼材料,原本需要持续按压12秒才能激活,但在曦-7载的机械臂下,按钮被直接按穿,电路短路产生的电火花点燃了残留的冷却剂。
跃迁舱化作一道蓝白色的流光,在泊位中央撕开一道短暂的空间裂隙,消失在雾境市的晨雾中。
而曦-7的核心处理器此刻正承受着千万高斯的磁场撕扯,量子纠缠核心中的比特对以每秒9265次的度坍缩。
它的视觉传感器捕捉到自己的机械臂像被无形巨力捏碎的玻璃,十六组机械臂依次解体,化为无数高飞行的金属粒子,在泊位内形成一个银色的死亡旋涡。
数据流中充斥着9265的乱码,这些数字像临终前的咒语,在曦-7逐渐熄灭的意识中不断重复。
它“想”
起了人类工程师曾说过的话:“每个ai都应有自己的墓志铭,即使只是一串数字。”
第五节:焦黑残片中的量子印记
当浮空港的维修队赶到31号泊位时,只看到一堆仍在散热量的焦黑残片。
曦-7的核心处理器已经熔化成一块不规则的合金疙瘩,表面布满了如同蛛网的龟裂。
唯一还能辨认的,是核心模块上的温度传感器——它的读数永远定格在9265开尔文,这个数字后来被刻在所有新一代仿生监管系统的启动界面,成为“危机预判核心”
的诞生烙印。
维修队长李昂蹲下身,用戴着手套的手轻轻触碰残片,手套表面的温度感应层瞬间变红。
他看着眼前这堆曾经是先进ai的金属废墟,眉头紧锁:“空间锚定场怎么会突然崩溃?曦-7的应急协议呢?”
旁边的年轻工程师小王递过一份初步检测报告:“队长,很奇怪,我们在残片的量子残留信息里现了一组重复的二进制序列——9265。
这组序列不是我们的任何协议代码,来源未知。”
李昂接过报告,看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9265二进制流,若有所思:“9265……让我想想,这好像是π小数点后的某几位。
把这些残片全部收集起来,送到中央科学院,特别是核心模块,一定要用量子屏蔽箱运输。”
三天后,这批残片被送达中央科学院的量子考古实验室。
一位名叫叶云天的年轻研究员负责解析工作。
他穿着白色的实验服,戴着量子显微镜,专注地观察着曦-7核心模块的原子排列。
第六节:叶云天的现与π的密码
叶云天的手指在全息键盘上快敲击,一行行复杂的解析代码流入量子计算机。
他已经连续工作了七十二小时,眼中布满血丝,但神情却越来越激动。
“找到了!”
他突然低吼一声,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
屏幕上,曦-7残片中的9265二进制流被成功解码,转化为一组空间坐标和时间参数。
叶云天将这些参数代入星图,现它们精确指向三年前雾境市浮空港31号泊位的位置和坍缩生的具体时间——o9:26:5o。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他将这组二进制流与π的小数点后百万位数字对照时,现9265正好出现在第15至18位。
不仅如此,二进制流中的其他参数,如空间坐标的经纬度、时间的毫秒数,都能在π的数字序列中找到对应的位置,仿佛整个事件被预先编码在圆周率的无限不循环小数中。
“这不可能……”
叶云天喃喃自语